有关钱的教案模板8篇

时间:
Lonesome
分享
下载本文

优秀的教案设计是课堂管理的保障,使教学过程更加流畅,通过教案,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学生需求,调整教学策略以适应他们,下面是述职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有关钱的教案模板8篇,感谢您的参阅。

有关钱的教案模板8篇

有关钱的教案篇1

活动名称:妈妈过生日

设计思路:在孩子们的记忆里,通常都是妈妈给自己过生日的情景,而很少有宝宝为妈妈的生日而忙碌的情形,更有较多的幼儿只知道自己喜欢吃的`东西,而对爸爸妈妈的喜好、口味等漠不关心。所以我借“亲亲一家人”正在开展之际,设计了这一具有情景性的活动,旨在通过活动让幼儿更多的从生活的细节之处关心、爱戴自己的妈妈,感受融融的亲情。

活动目标:

1、通过对儿歌的理解与仿编,感受欢乐、融洽的家庭氛围。

2、 在贴贴、说说、试试的过程中体验为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的快乐。

活动准备:生日蛋糕的模型;在一只纸盘子画上红烧大虾,另画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音乐;

一次性盘子、蔬菜与荤菜图片若干;妈妈头像、胶水等。

活动过程:

☆ 谁过生日

1、出示漂亮的“大蛋糕”,播放《生日快乐》歌,齐唱“祝你生日快乐……”

2、猜一猜:今天是谁过生日呀?

3、妈妈过生日谁来下厨房给妈妈做好吃的呢?

☆ 妈妈过生日

(一)、猜测讨论。

1、猜猜这位妈妈喜欢吃什么菜。

2、分别拿出红烧大虾与一碗汤,幼儿闻闻、说说:妈妈过生日,我和爸爸忙,先来一盘虾,再来一碗汤。

3、数一数现在烧了几个菜并提问:够不够?不够怎么办?

4、爸爸在干什么?我能干什么?给妈妈尝一口,妈妈会说什么呢?

(二)、情景扮演。

1、教师扮演妈妈,幼儿扮演孩子,把“拌黄瓜”送到妈妈嘴里,妈妈一边点头一边说:“唔,这个拌黄瓜,味道特别香!”

2、 幼儿与教师互换角色。

☆ 我为妈妈来“做菜”

1、 再来数一数现在做了几个菜并提问:够不够,不够怎么办?

2、 说说自己的妈妈喜欢吃什么菜。

3、 介绍老师准备好的“菜”,启发幼儿为妈妈做一盘蔬菜,一盘荤菜。

4、幼儿制作后,用自己做的菜的菜名替换“妈妈过生日,我和爸爸忙,先来一盘虾,再来一碗汤”中的后两句来介绍自己的菜。

☆ 妈妈,生日快乐

把幼儿“做”的菜集中放在一起,幼儿围在一起,在《生日歌》中边唱边舞,为“妈妈”庆祝生日。

有关钱的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并探索走出简单的迷宫。

2、观察图片,猜测杜里和莎里的心理感受。

能力目标:能大胆、准确、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情感目标:

1、能感受爸爸妈妈温暖的爱,珍惜爸爸妈妈的爱。

2、对探索感兴趣。

二、活动重难点

1、观察图片,猜测杜里和莎里的心里感受

2、理解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

三、活动准备:幼儿已经进行了一课时的学习,对故事情节大致了解;《我们去探险》ppt;音乐《杜里和莎里》

四、活动过程

(一)幼儿熟悉环境,和客人打招呼。

(二)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一起来听听吧。

提问:

1、小朋友听听里面唱到了谁?

2、他们要去做什么?

3、探险是去做什么?

教师总结:探险是说去一个从没有去过的陌生地方,去发现新鲜好玩的东西、或去体验不同的生活。探险可能有危险。

4、杜里和莎里为什么要去探险呢?(尽量让幼儿回忆,教师可适量播放相应ppt)

5、你们觉得杜里和莎里的'爸爸妈妈会同意吗?

爸妈可能会担心小朋友吃不好、穿不暖、会遇到危险

6、你觉得杜里和莎里会怎么对爸爸妈妈讲呢?

(三)小朋友想去探险吗?那我们今天就和杜里和莎里一起去探险吧!

1、播放ppt-黑熊脚印迷宫

提问:是什么样子的,怎么走出来呢?(电脑上操作一遍)

2、ppt森林迷宫及第12-13面。

提问:

1、为什么说杜里和莎里是勇敢的孩子?

2、他们走出了迷宫心情怎么样?

3、爸爸的背是什么样子?

3、ppt第14-17面

提问:拿不定注意了,杜里和莎里是怎么想的?

4、播放ppt第18-19面

沙漠是什么样子的??

5、一起找到水源

6、ppt第22-23面。提问:杜里和莎里又遇到了什么危险?沙洞是什么样子的? 有没有人帮助杜里和莎里?

7、ppt第26-29提问:虽然有锷鱼迷宫,可是他们不在害怕为什么呢?

8ppt第30-31面。提问:

1、观察图片,你看到了谁?

2、杜里和莎里想到了什么食物?

3、爸爸妈妈在干什么?

师总结:不管什么时候,什么情况,爸爸妈妈都在等着我们,给我们好吃的,爱我们。

9、杜里和莎里终于找到了智慧和力量的源泉。我们一起来听听吧。家总是温暖的,爸爸妈妈那么爱我们 ,那小朋友要怎么对爸爸妈妈呢?

总结:杜里和莎里在探险中遇到了那么多的危险,但他们都不害怕,小朋友也一样,遇事要多动脑筋竟、想办法。生活中有许多的好玩的秘密。我们一起去探索吧。(播放音乐结束)

有关钱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引导幼儿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感知水流动的特点,并尝试用绘画的方式进行大胆的表现。

2、通过曲线表现画面的过程,充分感受线条的艺术美;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和艺术创作的成功感。

教学准备:

场地布置:小河,河中各种石头,录音机;

教学具:各种蜡笔,卡纸;

幼儿:已有将各种线条整齐排列的绘画经验。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游戏。

我是水妈妈,你们是谁呀?(水宝宝)今天水妈妈要带水宝宝到小河里去游泳呢!宝宝们快来吧。

(二)自由探索,丰富感性经验。

1、提出游戏规则。

1)我们来到小河边,哎呀,河里有什么?(圆石头、方石头)宝宝们动动小脑筋想想,我们跳下去游泳时,怎样游才能既不撞到石头,又不撞到其他水宝宝?

2)今天,我们要从岸的'这边一直游到岸的那边。如果你觉得游了一次还不够,就可以游上岸,从岸的旁边走过来,来到开始的地方再游一次,好吗?

2、幼儿通过身体感知获得“绕着石头走”的进一步体验,感受水流的方向。

3、宝宝们跟着妈妈从这里跳下去开始游泳吧!(放音乐)

1)教师语言提示:“妈妈慢慢地游呀游,哎呀,碰到大石头了,怎么办?”(拐个弯,继续往前游)

2)幼儿游戏:游泳2——3次。

(三)游戏结束,讲解绘画方法,幼儿操作。

1、讲解绘画方法。

1)宝宝们来吧,到妈妈身边来,找个地方坐下休息一会儿。你们刚才玩得开心吗?

2)你们看,这就是我们刚才游泳的小河,河里有圆石头、方石头、三角形石头……哪个水宝宝告诉妈妈,你刚才是怎么游的?你碰到了大石头是怎么办的?

3)噢!你是这样游的。(教师边讲边示范画,表示水的曲线)从岸的这头“扑通”跳下水,慢慢地游呀游,碰到大石头拐个弯,继续往前游,一直游到岸边,你游得真好。

4)你们想知道妈妈是怎么游的吗?我从这头跳下去慢慢地游呀游,碰到大石头我拐了个弯,又回到岸边,重新选了个地方又跳下去游。

5)刚才妈妈看见除了你们这样游以外,还有许多水宝宝也是这样游的。(示范画一组水宝宝游泳的曲线)

从这头跳下去,慢慢地游呀游,肩并肩,你不撞到我,我不撞到你,碰到大石头拐个弯,继续向前游,一直游到对岸。

6)除妈妈这样游以外,还有许多水宝宝也是从这里跳下来,慢慢地游呀游,你不撞到我,我不撞到你,碰到大石头回过去重新游。

7)水宝宝真能干,我们今天就把自己在水里怎样游泳的,碰到动石头怎么办的事情画下来,好吗?

2、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将游戏过程进行创造性再现,大胆流畅地画曲线。

3、教师讲评,结束活动。

1)看到水宝宝游泳你会想到什么?

2)那些水宝宝最聪明,会绕过大石头拐个弯,继续向前游泳。

区域设置和日常活动组织:

保留小河的场地布置,在美工叫提供笔和纸,让幼儿随时体验并随时把体验的结果表现在纸上。在日常美术活动时,让幼儿多多练习各种线条进行有规律的排列。

与家长沟通计划:

建议家长平时多带领孩子观察感知河水的流向,并尝试用曲线进行表现。活动后保留幼儿作品,供幼儿和家长观赏。

设计意图:

一次散步的时候,孩子对小河里潺潺流动的河水非常感兴趣,不时地还在讨论观察一番。忽然有个小朋友惊喜地喊到:“河水碰到小石头还会向前流的,真有趣。” 孩子们的惊喜使我联想到我正要组织的一个美术活动——“弯弯的小河”。按照以往的教学,我会和小朋友分析河水是怎样流的,然后让小朋友把曲线整齐的排列成小河。这样,幼儿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有了散步的启发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环节:布置一条小河,河里有些小石头,让教师分别扮演水妈妈和水宝宝去学游泳。通过这个游戏让幼儿感知水流动的特点。使幼儿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从而感受线条的顺序美和艺术美。

有关钱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7个生字。

2.反复诵读课文,想象瀑布动人心魄的场面,体会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3.了解黄河的胸怀、精神和气概,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而壶口瀑布又是万里黄河最壮观的景象。黄河在这里以雷霆万钧之势,奔腾而来,咆哮而去。你们想不想了解那动人心魄的壮观场面。那我们就随着文中的作者到壶口去看一看吧!

二、初读,读通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读书交流。

(1)请学生选读感兴趣的段落。

(2)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讨论、交流。

三、再读,感知

谈读书感受: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你的感受是通过课文中的哪些词句得到的?请再读读课文。

四、研读、感悟

根据学情随机反馈

1.通过研读,感受壶口瀑布那惊天动地的磅礴气势。

(1)结合有关语句谈理解,讲感受。

(2)通过电视屏幕放映壶口瀑布奔腾咆哮的壮观景象,使学生目睹那惊心动魄的壮观场面,耳闻震耳欲聋的轰鸣声。

(3)指导感情朗读,边读边想象那惊心动魄的场面。

2.通过研读,体会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1)理解六、七自然段中的重点语句。

(2)教师介绍材料,帮助学生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感情。

在1938年9月,正当抗日战争极其艰苦、中华民族面临危亡的时候,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壶口,他的心骤然被奔泻的瀑布所征服,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就在这里,他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回到延安,冼星海为这首诗谱了曲,杰出的《黄河大合唱》就此诞生了。这首表现了强烈的民族精神的组歌,曾响彻大河上下,它不断地鼓舞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尊严而浴血奋斗。

(3)播放歌曲《黄河大合唱》,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教师引导:“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这雄壮的歌声唱出了黄河的'风采,更唱出了中华民族战无不胜,奋发图强的英雄气概。

(5)说说课文为什么不以“壶口瀑布”为题,而以“黄河魂”为题?

(6)有感情地朗读六、七自然段。

五、延伸拓展

1.教师:黄河水和黄河精神哺育了中华民族。黄河精神以其巨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带领中华民族像长流不息的滔滔黄河,奔向美好的未来。

2.学了本课,你有何感受,写下来,就是一篇读后感。

六、布置作业

1.展示交流你所收集到的有关黄河的资料。

2.积累本课的四字词语。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想象壶口瀑布那动人心魄的场面,体会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壶口瀑布既是黄河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灵魂精魄的集中体现。难点是理解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的意思,体会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耳听、目睹壶口瀑布那动人心魄的壮观场面,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中体会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自己发现问题,并在读书、思考、讨论、交流中自己解决问题,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

探究活动

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和反映民族精神的历史事件和英雄事迹。

2.课后,可以举行名为《黄河颂》的朗诵会,从母亲河的魂魄中汲取更多的营养。

有关钱的教案篇5

设计意图

每年6月份的第三个星期天是“父亲节”。通过绘本《我爸爸》这是个幽默十足又感人至深的故事,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论自己的爸爸:说说爸爸职业、谈谈爸爸最喜欢做的事情等,增强孩子关爱爸爸的意识。了解爸爸为自己做了很多事,从而萌发对自己爸爸深深的爱。

活动目标

喜欢边看图边听故事,理解作品所表达的内容。愿意用简短的语句介绍自己的爸爸。感受爸爸的爱,大胆表达对爸爸的爱。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采访自己的爸爸,了解爸爸的职业与兴趣爱好。用班级微信录制爸爸对孩子的一句话。

物质准备:ppt《我爸爸》、音乐《好爸爸、坏爸爸》、钢琴曲、每人准备一张自己爸爸的照片、

活动过程

1.我的好爸爸

说一说,教师:今天,小朋友们都带来了爸爸的照片,同时,我们也对自己的爸爸进行了采访,下面,请你与旁边的小朋友谈一谈自己的爸爸。(幼儿与同伴介绍自己的爸爸,并自由交流爸爸的职业和爱好。)

教师小结:爸爸们有的是教师、有的是司机、有的是警察、有的是厨师等等,他们从事着不同的职业,但是都在努力工作;有的爸爸爱运动、有的爸爸爱下棋、有的爸爸爱打游戏、有的爸爸爱旅游等等,每个爸爸都比一样,他们做很多的事情真了不起。

2.猜一猜

教师:请你们猜一猜有没有爸爸的节日?爸爸的节日是哪一天?幼儿大胆的交流自己的想法与猜测。

教师小结:就像妈妈有三八妇女节、母亲节一样,爸爸们也有自己的节日,叫做父亲节。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就是父亲节。

3.布朗的好爸爸

看一看,教师出示绘本图片,幼儿观看图片并说一说自己看到布朗的爸爸是什么样子的;

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猜一猜,他会是怎样的爸爸?进一步猜测故事的内容;

听一听,教师结合ppt完整的讲述故事,幼儿认真的倾听;

讲一讲,故事里的布朗爸爸都做了那些事情?

幼儿大胆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根据幼儿的分享出示绘本图片,加深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如:钢丝、赛跑、吃饭、举重、游泳等图片,引导幼儿有绘本的语言描述画面的内容。

4.猜一猜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布朗爸爸在做什么?布朗爸爸为什么做鬼脸?幼儿大胆进行猜想。

教师:当你不开心的时候,你的爸爸是怎么逗你开心,让你高兴的?

5.爸爸爱我

教师播放爸爸的一句话,幼儿专注的倾听,感受爸爸对自己的爱。

幼儿与同伴交流爸爸为自己做的一件事。

6.我爱爸爸,我最想对爸爸说的一句话

教师:爸爸为我们做了这么多,你们有没有什么要对爸爸说的话?幼儿完整的用语言表达自己想对爸爸说得一句话,教师用微信语音进行录制,并及时的上传到班级的微信群中。

7.我最想为爸爸做的一件事,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自己的想法。

活动延伸

回到家里,为爸爸做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回报爸爸对我们的爱。在图书区投放《我爸爸》绘本故事,幼儿可以创编丰富的故事内容。在美工区制作送给爸爸的贺卡,并请教师帮忙写出自己对爸爸的爱语。

有关钱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深入探究和了解光和影的关系。

2、乐意参加制作和操作活动,感受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手电筒每人一只。

2、白纸每人一张,四肢伸开的小熊图案,剪刀,胶水。

活动过程:

(一)通过回忆观看皮影戏的过程,激发幼儿动手制作的兴趣。

1、我们上次看了皮影戏,你觉得有趣吗?哪里有趣?

幼儿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2、老师今天又带来了一只会跳舞的小熊,你们看看它是怎样跳舞的?

教师向幼儿展示“会跳舞的小熊”。将小熊图案粘贴在一张白纸上,把四肢向上折起。用手电筒从白纸的另一面照过去,可以看到小熊四肢的影子随着光线的移动而摇摆,好象跳舞一样。

(二)引导幼儿讨论“会跳舞的小熊”是怎样制作的.。

1、怎样才能让你的小熊跳起舞呢?请小朋友自己动手试一试。

2、幼儿进行操作。

(三)幼儿制作,教师巡回观察。

1、教师:你是怎样制作的?你是怎样让小熊跳起舞的?

2、教师注意观察,引导有困难的幼儿向同伴学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鼓励制作成功的幼儿向全体幼儿展示,并引导幼儿观察其他幼儿是如何让小熊跳起舞的。

3、活动小结。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美工区里可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让其画出他们喜欢的动物,然后剪下来。关键是要让幼儿认识到,动物需要活动的身体部分不能粘贴在纸上。

有关钱的教案篇7

【活动设计】

现在又到了桃红柳绿的春天,走出户外,看到小草在变绿,小花在打苞,小鸟欢快地飞来飞去,行人的衣着也单薄了,我不禁萌发了一个念头──带着学生寻觅春天的踪迹,让学生了解自然,认识自然,从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春天的情感。我班学生文化底蕴差,但能唱会画的却大有人在,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都乐于参加活动,我设计了以下活动:

1、颂春:

让学生搜集谚语、俗语、诗歌、散文来赞颂春天,从而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能力;

2、歌春: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歌的旋律唱写春的古诗,或者唱自己写的春天的赞歌,鼓励学生自己按要求写词;

3、绘春:

实地观察并描绘,给古诗配画,描绘多姿多彩的春天;

歌春和绘春这两项活动都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4、悟春:

使学生更深地体会春天的内涵,体味人生春天的魅力。

【活动准备】

1、搜集有关春天的谚语、俗语、诗歌、散文。

2、选择自己熟悉的一处景物观察并实地描绘。

3、选择古诗名句配画。

4、唱一曲自己最拿手的歌。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现在又到了春暖花开、令人向往的季节,大家不禁会问:春天在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共同寻觅春天的踪迹吧!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二、颂春

1、背诵:

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留下过咏春、颂春的动人诗篇,有多少流传至今的俗语、谚语,下面就请拿出你们的美文佳句与大家共享吧!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雨贵如油。”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含杨柳风。”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2、欣赏:

除了古诗,很多现当代诗歌、散文也谱写着春天的赞歌。

出示现代诗歌《春天,你好》,指名诵读:

春天,你好!

小草,

从松软的泥土里,

绽一串晶莹的笑;

兰花,

在早晨的宁静中,

献一个芬芳的舞蹈;

黄鹂,

在丁香林里,

唱一支绿色的歌谣─??

春天,你好!

你从诗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交流。

陈玉丹:“这是一首写春天的小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

何花:“诗中写出了小草、兰花、黄鹂对春天的欢迎。”

王力:“这首诗表现了人们对春天的欢迎之情。”

……

请欣赏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散文《春》,你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一些画面呢?

放《春》的朗诵录音。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

三、歌春

春天是一个全新的季节,春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春天也是一个洋溢着诗情画意的季节。画家喜欢描画春天,诗人喜欢歌咏春天,你能不能也张开艺术的'翅膀,面对这美丽的世界,展现自己的风采呢?首先我们来唱一曲春天的赞歌,可以用自己熟悉的旋律唱写春的古诗,也可自编自唱。

学生起初不敢唱,老师用黄梅调范唱高鼎的《村居》。接着,学生们都抢着唱开了。

1、钟磊用《神话》的旋律唱杜牧的《江南春》。

2、钟文龙用《那一夜》的旋律唱杜甫的《春夜喜雨》。

3、段慧超用《中国功夫》的旋律唱孟浩然的《春晓》。

4、舒琼霞用黄梅调唱杜牧的《清明》。

5、林培用《众人划桨开大船》旋律唱贺知章的《咏柳》。

6、曾佩姿用《心语心愿》的旋律唱韩愈的《早春》。

7、杨汉能用《千年等一回》的旋律唱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8、钟文龙、徐炎聪用《希望》的旋律合唱杜甫的《春望》。

9、杨东用《笔记》的旋律唱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10、池阳庆用《兰花草》的旋律唱杜甫的《春望》。

11、陈道平用《奔跑》的旋律唱“春色迷人花草香,燕子回归添色彩,桃梨花香传千里,迷得游人心自醉。”

12、张盛君用《一个真实的故事》唱“二月初来百花放,三月初鸟语花香,春回大地一片绿,农人种田开始忙。”

13、郭兰、陈露用《希望》的旋律合唱“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春草偷偷的钻了出来,大地铺上了一层绿毯,小燕子也从南方飞了回来,天空蓝湛湛,大地复光彩,白云挂空中,小花打着苞,小草发着芽,欣欣向荣。”

14、张盛君用《回来,我的爱》的旋律唱“春天,你那勃勃生机的景象,使人心旷神怡。春天,你这鸟语花香的季节,使人流连忘返。春天,春天,春天,欢迎来临;春天,春天,春天,欢迎来临。”

……

四、绘春

大家都把对春的热爱唱得淋漓尽致,那我们是否能换一种方式找到春天呢?

1、展示自己实地绘画的春天景物。

2、展示古诗配画的作品。

五、悟春

在颂春、歌春、绘春之后,大家或许对春天有了更深的感受,请把对春天的感受用一句话说出来,可采取如下句式:

春天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天代表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天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自由发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天告诉我们要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因为一年之际在于春。

春天代表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春天代表着一股坚忍不拔的干劲。

春天象征着美好的希望。

春天象征着新鲜的事物。

春天代表着对国家、对人民有益的事情。

……

六、结语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呢?春天就在我们的校园里,在我们的班级里,在我们的眼里,在我们的心里,处处都荡漾着春天的气息,处处都在讲述春天的故事。请欣赏董文华演唱的歌曲《春天的故事》。

七、作业

以《我心目中的春天》或《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为题写一篇作文。

温馨提示:

1、要写具体;

2、要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3、要注意条理;

4、文章尽量要写得生动。

【活动反思】

反思一:综合性学习活动没有固定的教学资源,也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只要仔细琢磨,大胆尝试,就一定会发现其中的奥妙与乐趣所在。在本次活动中,我大胆带领学生唱写春的古诗,自编自唱春天的赞歌,就得到了其他老师的好评。

反思二:本次活动中,学生和老师间没了距离,成了同台演出的合作伙伴。活动的展开选取了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在老师的引导下,很多学生抢着表现自己,这是以往想都不曾想的,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还提高了学生的创作能力,使他们获得了成就感,增强了自信心。

反思三:活动后,很多学生都在日记中这样写到:“今天是我最开心的一天。”“这节语文课太有意思了。”“我很后悔我语文课上什么也没做,但今后绝不会像这样了”之类的话语,说明此次活动的确触动了他们的心灵,同时也说明此前我们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今后我一定会在这方面多花心思,取得更好的效果。

有关钱的教案篇8

活动由来:一天在活动中,教师用来将画纸吸在铁质黑板上的磁铁扣掉了下来,幼儿纷纷跑过来看,并提出“为什么它可以吸在黑板上”。根据幼儿这一兴趣,我设计了这次活动。

活动目标:

通过尝试感知磁铁能吸铁的东西

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问题板块:

1、为什么磁铁扣可以吸在黑板上?

2、隔着板子磁铁还可以吸上铁质的东西吗?

3、磁铁都是什么样的?

4、哪里有磁铁?

区域游戏相关内容:

1、在科学区投放木制、铁质、纸、塑料等材料。

2、在科学区投放形状不同的磁铁。

家园合作:

1、向家长说明班内搞活动的目的。

2、请家长帮忙带磁铁、螺丝等材料。

资源利用:

周围是铁制的可以被磁铁吸上的物体

主要活动

1、磁铁小兔

2、磁铁宝宝回家

活动一:磁铁小兔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感知磁铁能吸铁的东西。

2、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3、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形式:集体

活动准备:磁铁、螺丝、区别针、纸片、积木、铁环、磁铁小兔若干

设计意图:

让幼儿了解操作材料,并了解小兔上有磁铁

通过操作感知磁铁能吸什么通过教师与幼儿一起归纳知道磁铁吸的都是铁的东西

感知磁铁可隔物吸铁的东西

利用已有经验解决问题

师幼互动:

一、幼儿通过尝试,感知磁铁能吸铁的东西。

(一)教师以游戏形式引入介绍材料。

1、介绍磁铁小兔

2、介绍使用的材料,并说说是什么。

(二)幼儿尝试操作感知磁铁能吸铁的东西

(三)教师帮助幼儿整理归纳

二、感知磁铁可以隔物吸东西。

(一)教师示范小兔在舞台上跳舞

(二)幼儿自己尝试和小兔跳舞(一只小兔有曲别针,一只没有)

(三)归纳小结:用什么让小兔跳舞?为什么一只会,一只不会?

三、提出困难请幼儿帮助解决

请幼儿将掉在瓶中的带有曲别针的小兔救上来

四、请幼儿那磁铁在班中找一找铁的东西

反思:

利用幼儿喜欢的小动物的形式导入,能一下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积极参与其中。

为幼儿提供铁质及不是铁质的不同材料,让幼儿自己操作并分类,能够加强幼儿对磁铁吸铁的认识。

让幼儿自选材料救小兔,也是让幼儿加强对磁铁吸铁性,及此铁隔物吸的`进一步认识,及对磁铁特性的运用。

活动二:磁铁宝宝回家

活动目的:1、通过尝试感知磁铁的不同形态

2、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活动形式:集体

活动准备:磁铁、螺丝、区别针、纸片、积木、铁环、磁铁小兔若干

设计意图:

巩固磁铁可以吸铁的特性

通过操作感知能用铁片感知磁铁

感知磁铁与石头可以用铁片尝试分类

师幼互动:

一、与幼儿一起巩固感知磁铁的吸铁性。

(一)教师以游戏形式引入介绍材料。

1、介绍常见的磁铁形状并说说是什么

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知道这是磁铁的。

(二)教师出示形态各异的磁铁,请幼儿分辨这些是什么。(为幼儿提供辅助材料铁片)

(三)教师帮助幼儿整理归纳

二、请幼儿帮助解决困难帮磁铁宝宝回家

(一)教师出示磁铁与石头,请幼儿想办法将它们分开,并分类。

(二)教师帮助归纳总结

三、请幼儿在班中找一找哪里有磁铁?

反思:

在上节活动中,幼儿了解了磁铁的吸铁性,但对于磁铁的不同形态不了解,对于教师提供的大块磁铁幼儿认为是石头。于是设计了此次活动。

通过提供材料让幼儿自己尝试,及教师的指导幼儿基本认识了生活中常见的磁铁的形状。

思维接力棒:在现在的生活中有运用磁铁制作的交通工具,如磁悬浮列车。

有关钱的教案模板8篇相关文章:

有关大班幼儿健康的教案精选8篇

有关蚕的音乐教案精选8篇

幼儿园有关纸的教案最新8篇

有关龙的教案精选8篇

有关佛演讲稿模板5篇

有关亲情作文600字模板7篇

有关于思念的作文模板5篇

有关文明演讲稿模板7篇

与德有关的作文800字模板5篇

与爱有关的演讲稿600字模板7篇

有关钱的教案模板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