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教案,大部分人都可以让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我们一定要养成提前制定教案的好习惯,以下是述职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班冰的教案推荐6篇,供大家参考。
小班冰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游戏中能灵活闪身,注意安全。
2.积极参与集体游戏。
活动准备:1.幼儿用书第18-19页。
2.猫脸图、老鼠图、彩色笔、纸杯、毛线、胶带、双面胶。
活动过程:
一、教师展示猫咪脸谱及老鼠图,引起幼儿兴趣(请参见补充资料)
1.询问幼儿:这些图画的是什么动物?(猫咪、老鼠)
2.谁会学它们的叫声?谁会抓谁呢?
3.玩游戏要抓你时,你会怎么办?
4.跑、玩游戏时要注意什么?
二、发给幼儿材料,制作“猫捉老鼠”玩具
1.把事先复印、剪裁好的猫脸图发给幼儿,请幼儿用双面胶把猫脸图贴到纸杯上,把老鼠图贴到乒乓球上。
2.让幼儿用彩色笔在猫脸图上自由着色,画出五官。
3.剪一段长约15-20厘米的毛线,一头用胶带粘在纸杯(猫脸背面的纸杯内侧)上,一端粘在乒乓球上。
4.玩具完成后,让老鼠乒乓球自然垂下,再用力向上甩,把乒乓球甩进纸杯子里就算成功。
5.可以让幼儿单独玩,或分组比赛,在一定时间内甩进次数最多的组别获得优胜。
小班冰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⒈了解庆六一大家的祝福、才艺展示、合影留念等活动的内容及意义。
⒉能自信大方地表演诗歌、歌曲、舞蹈和音乐游戏,遵守演出规则。
⒊体验与同伴、家人一起庆祝六一的欢乐和喜悦。
活动准备:
⒈物质准备:装饰舞台、乐器、头饰等道具,表演服装,音乐,椅子等。
⒉经验准备:幼儿事先准备好才艺。活动过程:
一、播放歌曲《快乐的六一》,调动节日气氛,在音乐声中,请邀请者入场。幼儿和家长随音乐手拉手走进活动室。
二、幼儿根据节目单顺序表演节目,大胆自信地展示自己准备地才艺,引导观看者给予演出者掌声。
⒈教师开场水鼓舞,为幼儿节日增加气氛,送上节日的祝福。
⒉幼儿按照设计和的节目顺序自主主持并表演,教师适当参与指导。
⒊鼓励幼儿动作舒张、有表情地进行表演。
三、开展亲子表演和游戏,增进亲子感情。
⒈请爸爸、妈妈和小朋友合作表演节目,如魔术、亲子故事讲述或表演等,鼓励幼儿自信、大方地表示自己。
⒉开展“抢椅子”、“踩气球”等亲子游戏,关注幼儿遵守规则的情况。
⒊对幼儿遵守秩序、规则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幼儿认真倾听做文明小观众。
四、引导幼儿互赠送贺卡、合影留念,表示祝福。
⒈请幼儿将自己制作的贺卡送给爸爸、妈妈或小伙伴,表达节日的祝福,引导幼儿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⒉与老师、小朋友、及爸爸、妈妈拍照留念。
小班冰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牙刷、浴球等不同的工具材料作画,尝试在有意和无意之间造出不同痕迹。
2、通过自由欣赏,感受不同材料形成的痕迹美。
3、体验用不同工具作画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认识常见的日常用品并知道其名称。
2、欣赏过烟火的图片。
3、丝瓜筋,浴球,水粉颜料,抹布,海绵。
4、整张画有烟火底图的铅画纸。
活动过程 1、游戏“奇妙的口袋”,教师引导幼儿认识作画的材料。
(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奇妙的口袋。看我从里边变出了什么?
(2)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材料的名称,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2、通过“放烟火”的情景,引导幼儿自由探索材料的不同玩法。
(1)师出示底图,引导幼儿自由探索一种材料的玩法。教师:怎样让它放出压花来呢?
(2)导幼儿在集体中分享自由探索材料的不同玩法。
要点提示
1)幼儿示范材料的不同玩法的时候,教师可用语言提示幼儿,如“按一按、抖一抖、甩一甩”。
2)在分享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请幼儿做空手模仿动作,感受按、抖、甩等方法的具体操作。
3.教师出示底图,鼓励幼儿使用材料和颜料玩游戏。
(1)教师示范按压的方法。
教师:我们来把漂亮的烟花放到天上吧!
(2)幼儿大胆尝试用不同的材料“放烟花”。
4.幼儿欣赏作品,感受不同操作材料在画纸上留下的痕迹。
教师:你是用什么放烟火的呀?怎么放的?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 收集不同小动物的图片,提供糨糊,引导幼儿将小动物的图片粘贴在“烟花”的底图上。
☆环境创设 教师将幼儿的作品卷成筒状,制作成灯笼悬挂在活动室,营造节日喜庆气氛。
☆家园共育 共同搜集生活中可以用来作画的工具,并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使用方法。
小班冰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欣赏多彩多姿的小娃娃和《小娃娃》歌曲,喜欢美丽可爱的小娃娃,萌发爱心。
2、体验歌曲和娃娃玩具的造型、色彩美、发展美感。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1、 请家中有玩具娃娃的幼儿带娃娃来园;不同造型,不同颜色的玩具娃娃若干。
2、《小娃娃》歌曲录音带和录音机。
活动重难点:
欣赏多彩多姿的小娃娃和《小娃娃》歌曲,喜欢美丽可爱的小娃娃,萌发爱心
体验歌曲和娃娃玩具的造型、色彩美、发展美感。
活动过程:
1、 教师用玩具娃娃的口吻,引出内容。
2、 让幼儿自选娃娃。
将幼儿家中带来的和教师准备的玩具娃娃摆放在幼儿的前面,鼓励幼儿大胆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娃娃。
3、听音乐、边欣赏音乐、边欣赏手中的玩具娃娃。
提问:
(1)小娃娃长得怎么样?
(2)你喜欢小娃娃的什么?(如眼睛、头发等)让幼儿用手指着玩具娃娃说。
4、边听音乐、边指娃娃相应部位。
5、鼓励幼儿边听音乐,边拍娃娃睡觉。
6、带娃娃去散步。教师边哼唱歌曲,边带幼儿抱着娃娃去散步。
活动反思:
?小娃娃》是托班宝宝第一次接触听旋律进行的律动活动,此活动如果一下子就请宝宝听音乐或模仿老师抱着娃娃做动作,宝宝的积极性不会很高,因此在一开始教师富有童趣的讲述律动所表现的内容相关的故事就是激发幼儿兴趣拓展的好办法,当宝宝被故事的小娃娃吸引后,请宝宝们以小娃娃的角色来和老师一起进行表演,宝宝们就会自然的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抱着小娃娃做抱着娃娃转个圈、双手送给别人的动作,等宝宝都愉悦地进入表演的状态后再加入小娃娃的旋律带领宝宝们表演,宝宝们自然会体验音乐的快乐和旋律的美,宝宝们随着音乐在涌动成了一个个活泼的小精灵,在反复的表演中宝宝似乎听懂了音乐,随后的活动就开展的很顺利,虽然有些宝宝还不能做到手口一致,做了动作就忘了唱歌,唱了歌就不做动作,这可能是有些宝宝的年龄偏小,动手能力弱的缘故吧,相信以后会改变的。
小百科:娃娃,指小孩子、婴儿,或特别可爱像动物的玩偶。
小班冰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聆听的习惯,感受小猴和熊不同形态的音乐,引导创编各种小猴的动作,表现其音乐形式。
2、激发幼儿喜欢小猴的情感及做音乐游戏的兴趣。
重点与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创编各种小猴的动作。
难点:分辨小猴和熊两种不同情趣的音乐。
准备:
森林图一幅,各种动物。
过程:
一、幼儿听音乐,开火车来到“森林”。
问:我们来到了哪里?
森林里有什么呀?
幼儿自由想象,教师根据回答,在图中放上各种动物等。
二、初步感受小猴和熊的音乐。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想听吗?我们来听吧!(完整欣赏音乐一遍)
问:你听了音乐,有什么感受?
2.小猴和熊也来了,听听看,哪是小猴,哪是熊。(完整欣赏一遍)
(1)欣赏小猴的音乐,创编小猴的动作。
a.我们来听这段音乐是谁来了。(幼儿欣赏辨别)
b.小猴是什么样的?
c.我们跟着音乐来做做吧!幼儿跟着音乐做小猴的动作。
d.小猴还可以怎么样?让幼儿创编各种不同的小猴的动作。
e.跟音乐学小猴。
(2)欣赏理解熊的音乐。
a.听听这段音乐是谁来了?
b.熊的音乐听上去怎么样?(幼儿自由想象)
c.熊遇到小猴会怎么样?(幼儿自由述说)
三、师生合作游戏。
1.出示头饰,激发幼儿玩游戏的热情。
2.交代游戏要求:
老师扮做熊,小朋友扮做小猴,小猴可以按自己喜欢的小猴动作参加游戏。
3.游戏。
4.简短小结,请一幼儿扮做熊再次游戏。
小班冰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用交叉、前后来表现重叠的树叶并安排好画面。
2、运用三色深浅间隔涂色表现“黑白灰”的效果。
3、提高幼儿的绘画兴趣。
活动准备 1、图片-范例
活动过程
一、欣赏范例
秋天到了树叶都飘落下来,地上全是树叶,许多毛毛虫慢慢地爬上了树叶,真舒服呀!
二、欣赏毛毛虫
提问:
1、地上全是树叶它们是怎样排列的。(叠在一起、交叉重叠)。
2、如何来表现呢?(前面的先画,后面的跳线画)。
3、先画毛毛虫还是先画树叶?为什么?(毛毛虫先画,因为它在树叶上)。
三、讲解
1、先画毛毛虫
一只毛毛虫从下面往上爬,一只毛毛虫爬到外面去了只看见尾巴,
一只毛毛虫从上面往下爬。(帮助幼儿安排画面上、下、左、右)。
2、树叶在毛毛虫身下一片竖着,一片横着(帮助幼儿理解画交叉、重叠)。
四、幼儿自己画
在表现叶子时有可能产生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用深绿、浅绿、黄色进行间隔地涂色,相同颜色不碰头。(涂色以前有基础)
五、作品展示并讲评
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并鼓励,有不好的地方耐心教导。
小班冰的教案推荐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