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第八册教案8篇

时间:
lcbkmm
分享
下载本文

每位老师在写教案的时候都要下一番功夫的,教案在制定的过程中,老师们都能清楚的知道接下来的教学任务,下面是述职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猫第八册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猫第八册教案8篇

猫第八册教案篇1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小男孩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主动将灰雀放了回来。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的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

本文难读的句子和难理解的词语较多,这给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此外,列宁的循循善诱是隐含在列宁对鸟儿不见了的着急和担心之下的,学生也不容易领会。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着重加强这几个方面的指导。

通过语言和行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事件的发展进程,是本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这一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和想象,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当中,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语句,读悟结合,培养学生的理解意识和思考能力。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字,能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语气。能带着问题,边默读边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法。

【过程与方法】

采用自主合作的方式,分角色朗读的形式学习本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列宁的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尊重和呵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的教育。

重点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字,能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2、能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和呵护、男孩的诚实与天真。

难点

透过人物的语言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学生:阅读灰雀的相关介绍资料,自读课文。

2课时。

第一课时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重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

难点

从第1自然段中找出相关语句,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

一、出示图片,激趣导入

1、出示灰雀图。

师:多美的图画呀!谁能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并展开想象,练习说话。教师作恰当的点评,以激励学生说得更流畅、生动。

2、板书课题,强调“雀”字上面是一个变形的“小”,下面是一个“隹”,“隹”指短尾巴的鸟。指导学生书写“灰雀”这个词语。

3、出示列宁和小男孩的画面:他们是谁呀?你从他们的衣着上能看出些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列宁和小男孩,了解列宁是苏联伟大的革命领袖。

师:列宁和一个小男孩,再加上三只灰雀,就有了下面这个动人的故事,你们想读读吗?

二、通读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惹、渣、诚”的字音。

3、分角色朗读课文。

4、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小组内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字形的。

3、教师重点指导。

养:第八画是竖撇,不是竖。

或:左下方口的下面是提,右边斜钩上有一撇。

4、学生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指导学习第1自然段,体会“喜爱”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2、让学生自由评价,教师追问:这段话应该读出什么感情?怎样才能读出这种感情?哪些语句凸显了这种感情?你能画出来吗?

3、你喜欢灰雀的什么呢?(让学生交流灰雀的颜色、动态、声音)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理解“来回跳动”“婉转”“惹人喜爱”这三个词语的意思。

4、教师引读描写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让学生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

五、巧妙结尾,设置悬念

生自由读第2自然段。

师:第二天,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这只灰雀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六、布置作业,课堂小结

1、书写生字并组词。

2、抄写课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

猫第八册教案篇2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篇寓含深刻道理的外国历史故事。课文叙述了古代苏格兰王子布鲁斯英勇抗击侵略军,但屡战屡败,几乎丧失信心。后来看到蜘蛛结网,受到启发,振作精神,经过第八次战斗,终于赶跑了侵略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全文共五个自然段,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写布鲁斯王子率领军队抵抗侵略军,七战七败,几乎丧失了信心。第二段写布鲁斯看见蜘蛛在风中结网,直到第八次才成功,受到启发和鼓舞。第三段写布鲁斯重新召集军队,组织力量,终于在第八次战斗中打败了侵略军。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课文内容,弄懂布鲁斯成功的原因。体会布鲁斯王子屡战屡败不懈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布鲁斯王子屡战屡败的不懈斗争精神。

2、弄清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教学准备:

图片、文字投影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外国历史故事,题目是第八次。(板书课题)

2、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初读感知。

1、第八次》这个故事发生在欧洲的苏格兰,朗读之前,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个地名。(请学生讲,学生不知道,教师介绍)

2、带问题自读课文。

自读要求:(1)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

(2)边读边想读懂了哪些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也可以或者做上标记与同学讨论)

(3)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长句子或难懂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

信心

失败

抵抗

战斗

招集

动员

侵略

成功

打仗

受伤

并且

磨房

(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2)说说你读懂的词语的意思。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余同学仔细听听是否有错误,纠正错误读音。

注意:坊、猛、仗、伤是后鼻音。

侵、信是前鼻音。

多音字:几

(4)分小组分节练读课文,互相纠正错误读音。

(5)齐读课文。

4、读完课文,你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吗?

三、理清脉络。

1、课文按事件发展的顺序可以分成三个部分:起因、经过、结果。将课文分为三部分

2、交流:一(1、2)二(3、4)三(5)

四、指导写字。

1、说说容易写错的字和写时的注意点。

2、指导磨的上下笔画要紧凑。

3、学生描红。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理解课文内容,弄懂布鲁斯成功的原因。体会布鲁斯王子屡战屡败的不懈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听写词语。

二、精读指导。

(一)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第八次〉〉的主人公是谁?(苏格兰王子布鲁斯)

(二)那么,布鲁斯是个怎样的人呢?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课文,互相讨论一下在这件事中布鲁斯是个怎样的人。

(三)交流

热爱祖国的人。

1、从哪里看出布鲁斯是个热爱祖国的人?(自由读读第一小节)

2、英勇地抗击什么意思?

3、指导朗读。(指名读,评价,齐读)

遇事不灰心或者坚持不懈

1、布鲁斯是否一开始就不灰心的呢?(不是)

2、从哪里看出来?(指名读第二小节)

(唉声叹气、几乎失去信心)

(1)什么意思?

唉声叹气:因伤感、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理解几乎:比较句子对这场战争,他失去了信心。

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几乎失去了信心:指没有完全失去信心,没有彻底灰心,还有重新振作的可能。)

(2)看图听读思考:布鲁斯王子为什么唉声叹气、几乎失去信心?

(3)现在请你来扮演布鲁斯王子,表演一下他唉声叹气的样子,再来想象一下,这时布鲁斯王子可能会想些什么?将他心里想的话说出来。

(4)指导朗读第二小节。

3、但后来布鲁斯王子又怎么会恢复了信心?

(1)默读第三、四小节。思考:a

布鲁斯王子在磨房里看到了什么?

b

布鲁斯王子看到后有什么表现?

(2)从哪几句可以看出蜘蛛织网非常艰辛。又从哪几句可以看出蜘蛛织网很专心、很执着,没有被困难吓倒?

出示三句话反复朗读体会

[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

[就这样结了断,断了结。一连结了七次,都没有结成。]

[直到第八次,它终于结成了一张网。]

a、为什么说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而不说网破了,丝断了?(师小结:作者用词准确、有序,先后是不可颠倒的。)

b、这段中还有那句话也是这样准确、有序、不可颠倒呢?

c、从终于这个词看出什么?你觉得蜘蛛怎么样?

d、朗读,体会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3)讨论:看到这些,布鲁斯王子有什么表现?(感动极了)

(4)王子为什么感动?从哪儿看出王子的感动?

(猛得跳起来、喊道)

(5)指名边表演边朗读第4小节。

(6)让学生集体表演握紧拳头朗读,想想这时的布鲁斯王子又会想写什么呢?

(同桌讨论后交流)

4、蜘蛛第八次结网成功了,布鲁斯王子第八次抵抗成功了吗?齐读第五自然段。

5、请你想象一下:当时鲁斯王子会怎样动员几乎失去信心的士兵起来参加第八次抵抗?

(四)默读课文,说说布鲁斯王子终于成功的原因。

(因为他没有完全失去信心,只要有一丝一毫的启示和鼓舞,都还有重新振作起来的可能。因此前文用到了几乎这个词语)

四、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说说学了课文以后,你得到的启示。(有志者事竟成)

2、想想以前学到的一些这方面的名言。

五、布置作业

1、抄词。

2、多音字组词。

3、写几句关于自信与成功的名言。

课外

选字组词(参考上)

板书设计:

11、第八次

唉声叹气,几乎失去信心感动,恢复了信心振作,充满了信心。

(有志者事竟成)

猫第八册教案篇3

一、导航台

课文主要内容及全文思路导读

同学们见过蜘蛛织网吗?古代有一个人从这件普通的小事中受到启发,干成了一件大事。

这是一篇外国历史故事,讲述了古代苏格兰王了布鲁斯英勇抗击外国侵略,但屡战屡败,几乎丧失信心,后来从蜘蛛奋斗结网成功中深受启发,重新振作起来,经过第八次战斗,终于赶跑了外国侵略军,取得了胜利。

全文共5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课文的1、2两个自然段,写布鲁斯王子带领军队抗击侵略军,可一连打了七次仗都失败了,布鲁斯王子几乎失去了信心。

第二部分,3、4自然段,写一只蜘蛛结网,风把丝吹断了,网破了,蜘蛛再结,一连结了七次,网也没有结成,可蜘蛛不灰心,终于到第八次结成了网。布鲁斯王子从中受到启发,也要干第八次。

第三部分,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写布鲁斯王子的第八次抵抗终于成功了。

其中第二部分是课文的重点,布鲁斯王子从蜘蛛结网中得到启发,我们同学也应从中得到启示:失败不气馁,不丧失信心,继续不懈地努力,一定会到达胜利的终点。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终于成功

二、精品屋

课文精彩片断欣赏

精彩片段点评

布鲁斯躺在木板上望着屋顶,无意中看到一只蜘蛛正在就是这个"无意"使它得到了启示。

网。忽然,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蜘蛛重新扯起布鲁斯王子不也是这样七战七败吗?

细丝再次结网,又被风吹断了。

就这样结了断,断了结,一连结了七次,都没有结成。可蜘

蛛并不灰心,照样从头干起。

直到第八次,它终于结成一张网。

?欣赏】

蜘蛛一连结了七次,网都没有结成,但蜘蛛并不灰心,照样从头干起。我想,即使第八次仍结不成,蜘蛛也不会灰心的。无论失败多少次,蜘蛛一定会照样从头开始,所以,最后,蜘蛛的网结成了。正是这种败而不馁,坚持不懈的精神让布鲁斯王子受到了启发。

三、金手指

表达方法提示: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

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写蜘蛛七次结网都没成,直到第八次终于结成。看上去写蜘蛛,实际上是写布鲁斯王子的心理活动。将心理活动写具体也是刻画人物的一个方面。

记得那是我上二年级时,一个周末的中午,爸爸妈妈都不在家。我一个人在屋里转来转去,无事可干。一盆花映入了我的眼帘,我便走到花盆前欣赏花朵。忽然,我发现花枝上的叶子有的打着卷,有的已经枯萎。我疑惑不解,心想,秋天还没来,这叶子怎么就枯萎了呢?我再仔细一看,嗬,好家伙,我发现卷了的叶子里面有虫子!对,一定是虫子害的!我决心把虫子消灭,帮花一把忙。

用什么办法消灭虫子呢?我抓耳挠腮地踱来踱去。忽然,我眼睛一亮--有办法了。我看过一本书上说酒精能消毒。于是,我翻箱倒柜,把爸爸准备过年喝的五粮液拿出来,往花盆里面倒。我一边进行我的杰作,一边得意地想:哼,看你小虫子厉害,还是我厉害!我眼前不禁晃动着枝繁叶茂、花儿含笑的美景。干完了,我轻轻吁了一口气。为了给爸爸妈妈一个惊喜,我装着没事一样,谁也没告诉。哪知,伤心的事还在后头呢。

这位小同学将自己的心理活动写得非常出色,人物形象也变得立体了、丰满了。

四、益智园

创新与实践

1、你自己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可以把它写下来。写写自己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2、可以和伙伴一起办一份图文并茂的小报,就以"失败乃成功之母"或者"有志者事竟成"等名言为题。

猫第八册教案篇4

教学目标

理解词语的含义,学会会读会写生字。

能通畅的背诵,熟练的读古诗。

读古诗想象诗中情景,学会表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几日呀?那是什么季节了?我们学过描写几首春天美景的古诗了,谁来背一背?(指名背《咏柳》等)

2.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赞美春天的古诗——《村居》。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4.解题:“村居”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在农村居住。)

5.介绍作者:高鼎,清朝人。他的诗善于描写自然景物。

过渡: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象就是作者在农村居住时所看见的。作者看到了什么景象?又是怎样描写所看到的景物的呢?

二、放课件,看图听录音,整体感知诗意

作者看到了什么景象呢?请看……(放课件)

学生观看后说说自己的所见。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那你们喜欢这美丽的春景吗?同样,诗人陶醉了,他写下了这首有名的《村居》。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初步感受诗意

1. 出示要求:借助拼音分组自由读诗句,划出生字词,给生字找几个词语,再讨论诗句意思。

2.检查生字读音,指导识字。莺:后鼻音,中间是秃宝盖儿;趁:前鼻音。鸢:上面没有一撇。给生字找词语。

3.指名读诗句,如有不正确的读音及时纠正。

4.齐读。再练读。

5.请同学们马上描生字。注意每一笔写在哪儿。

四、借助课件,加强朗读,感悟诗意

1.学习古诗一、二两行诗句

(1)师:同学们,春天到底在哪呢?其实就在我们的眼睛里。仔细看看图,再读读这两行诗句,从哪些字词可以找到春天呢?

(从 “草长”、“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中可找到春天;从图上杨柳长出绿芽也可找到春天。)

“草长”是什么意思?“醉”呢?

师:谁能把这句诗读一读?

(指名读,如读得不理想,老师范读后再指名读)

师:读得太棒了。让我们看着图轻轻地、有感情地再读一读。

(生齐读一、二句)

谁能说说这句诗所描绘的美景呢?(学生发言,说诗意)

(2)展开想像的翅膀,把诗人描绘的景物具体化。(如“草”是什么样的草?“莺”是什么样的莺?“柳”是什么样的柳?怎样地拂?

学生自由发??

(春光明媚,小草刚刚从睡梦中醒来,吐出一点点被春风染绿的嫩芽,自由地长呀长;刚过冬的黄莺展开柔嫩的翅膀,无忧无虑地飞翔着,仿佛在赞美春天,歌唱春天;堤岸上的杨柳在春风的吹拂下梳理着自己细长的秀发,沉醉在春天的美丽中。)

师:诗人用“长”、“飞”、“拂”、“醉”把明媚的春天写活了,沉醉在这美好的春光里。突然,“噢——”一阵欢呼声打破了春天的宁静,原来是------

2.学习三、四两行诗句

四人一小组读这两行诗句,读完后互相讨论:读了之后,讨论:孩子们是怎样放风筝的?

指名朗读。老师相机指导。

男女比赛读。

小组派代表说说。

(欢快的孩子们跑着、跳着,露出一张张天真、活泼的笑脸。“快!快!”一个扎小辫的孩子高高地举着一只五颜六色的鹰形风筝,跳着、叫着,一边跑一边放线。只见风筝在孩子的牵引下越飞越高,在蔚蓝的天空中舞动,似乎在与云朵比高。不一会儿,天空中陆续飞起了许多纸风筝。在高高的云层中,各式各样的风筝似乎活了,纷纷炫耀着自己的美丽。)

3.请同学们把整首诗有感情地朗读,再背诵。

五、解“醉”,总结全诗

同学们,诗人看到这么迷人的春光,这么欢快生动的儿童竞放风筝的场面,他怎样?可用诗中的一个字来代表他这时的心情?(醉)

那诗中到底谁醉?

1、杨柳醉,醉在蒙蒙的春烟里。

2、堤岸醉,醉在柳枝的轻柔的抚摸里。

3、草儿醉,醉在痛痛快快的生长里。

4、黄莺醉,醉在自由自在的飞翔里。

5、儿童醉,醉在快快乐乐的放飞里。

6、诗人醉,醉在迷人的春光里,醉在孩童的欢乐里。

六、作业

同学们,你们能把这迷人的春景,儿童竞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写出来吗?赶快动笔吧,看谁写得生动,谁写出了诗人的“醉”。

猫第八册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通过对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和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理解“俺”和雪儿之间的深厚感情,体会“俺”的美好心灵和可爱形象。

3、激发同学保护小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和诵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俺”和雪儿之间的深厚感情,体会“俺”的美好心灵和可爱形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鸽子图;课文配乐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这节课,俺们继续学习《雪儿》,(课件展示雪儿在天空自由的飞翔)雪儿飞来了,同学们,你们喜欢雪儿吗?

2、假如有一天,你们喜欢的雪儿受了伤。飞不起来了,你的心会怎么?

3、课文中的“俺”是怎样对待雪儿的呢?

(设计意图:激活同学已有的生活经验,唤起爱心,促使他们去感悟文中的情和景。)

二、精读课文,朗读感悟

(一)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体味作者孤寂、向往春光的情感。

1、指名同学朗读这一段,通过数人朗读,比较优劣、询问感觉的操作步骤,让同学体验作者情感。

2、(问读得好同学)同学们都说你读得好,你读的时候,感觉到什么了?读的时候你是怎么感觉到的?

(设计意图:让同学在读中比较,增强自主阅读能力。)

(二)读课文2、3自然段

1、自由读第2、3自然段。“俺”和爸爸是怎样对待雪儿的?

边读边划出有关句子、重点词。

2、读后讨论交流。

(课件展示) “从此,俺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

让同学反复读。(自由读、齐读)

①“俺”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心里会怎样想呢?

②是啊,这句话不只要读出对雪儿的爱,还要读出作者对雪儿能早日展翅飞翔的盼望和自身对外面世界的向往。(指名班级平时朗读的同学读)

③你们也想读得和他一样好吗?要想读得好,不但要注意声音,还要注意表情。(师范读)

3、从爸爸那里,“俺”知道了什么?

4、雪儿如此勇敢、忠诚,是人们的好帮手,于是(引读)

谁能读好这一段呢?(指名读)

(设计意图:引导同学反复诵读,增强语言文字的形象感,同学更能专注地领悟课文语言表达的精当。读中感悟,读中想象,升华爱心。)

(三)读课文4—6自然段

1、“俺”的盼望终于实现了吗?指名读第4节

2、雪儿终于又能展翅飞翔了。(课件展翅飞翔的雪儿)雪儿的伤好了,你的心情如何?(高兴、激动)

3、文中的“俺”的心情和俺们一样,课文第4小节中哪一句话写出来了?谁能找出来?

4、集体练读。指名读。

5、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雪儿在蓝天中飞翔。

请听老师朗读第3句,你们边听边想象,雪儿在空中是怎么飞翔的?你觉得它飞得怎样?(引导同学在“托”、“划”、“美丽的弧线”等词上体会雪儿姿态的优美的飞姿)

6、雪儿飞得矫健有力、姿态优美,你们想和雪儿一起飞吗?让俺们随着轻快的音乐朗读第4小节,边读边和雪儿一起飞吧!

7、看到雪儿终于飞翔在蓝天,这时,你想对雪儿说些什么呢?

8、此时,飞翔在蓝天的雪儿,它的心情又如何呢?它会对照顾它,关心它的小姑娘说些什么呢?

9、当“俺”孤独寂寞的时候,是雪儿给俺带来了快乐。当雪儿翅膀受伤时,是“俺”挽救了它的生命,给了照顾。俺和雪儿相依相伴了这么久,俺们之间已发生了深厚的感情。现在要分别了,多么让人舍不得呀!请同学们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朗读第五自然段。

10、“俺”对雪儿依依不舍,雪儿飞走了,“俺”为什么还感到十分快慰呢?

11、齐读最后一节。

(设计意图:读中想象,从而体会人鸟情深。同学的审美情趣、情感态度等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

四、总结全文,兴趣练笔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文中的“俺”协助受伤的雪儿,让雪儿重新飞向蓝天的故事,在与雪儿相识相伴的日子里,俺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2、有自身喜爱的小动物吗?你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能把它写下来吗?(课件出示)

板书设计:

雪 儿

救雪儿 伴雪儿 知雪儿 送雪儿

猫第八册教案篇6

一、 复习引入。

1.选择正确的读音

几(jǐ jī)乎 磨( mò mó ) 坊

遭到(zāo zhāo) 并(bìng bìn)且

2.写字:

侵略:“侵”是左右结构的字,右边是“t”,不能多写一竖,“略”左边是“田”右边是“各”,

抵:是左右结构的字,右边最后一笔是点,千万别丢掉,学生自己写。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谁能用几句话简单地说说。

二、 学习新课。

(一)课文写的几个“第八次”?(两个)

一个是蜘蛛第八次结,一个是布鲁斯第八次抵抗。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一只小小的蜘蛛那么微不足道,怎么会引起布鲁斯王子的注意呢?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现蜘蛛的?

自由读第2自然段,出示课文

(1)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现蜘蛛结的?(打了七次败仗,自己也受了伤,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什么唉声叹气,见过别人唉声叹气吗?谁来表演。只叹了一次吗?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2)指导朗读。

(3)这时候,布鲁斯完全失去信心了吗?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谁会读这句话?

(4)齐读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蜘蛛怎么结呢?自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2.指名读:有谁来读一读?

(1)蜘蛛是怎么结的?谁来说说看?(出示)

(2)你们能读懂这几句话吗?自己多读几遍,觉得特别重要的词可以勾画,自己的体会也可以写在句子的旁边。同桌也可以简单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

(3)指导朗读。

经过了七次的失败,小蜘蛛终于结成了一张,多不容易啊,谁能读好这句话?

3.齐读。

4.:看作者恰当地运用这几个朴实的词,就把小蜘蛛织的艰辛,不怕困难,顽强有毅力写了出来,我们平时时也要这么做。

四、学习第4、5自然段

1、过七次失败,第八次终于结成了一张,布鲁斯看到这,他有什么表现?出示课文第4自然段。

2.布鲁斯为什么会感动呢?齐读。*

3.布鲁斯的第八次抵抗怎么样了呢?

齐答:赶跑了外国侵略军,抵抗成功了

4.引读:于是他………………,出示课文。

布鲁斯是怎么样动员几乎失去信心的士兵起来参加第八次抵抗呢?课文中写了没有?你能想象一下吗?

五、作业布置

把刚才想象到这段话写下来。

六、板书。

启发

蜘蛛——11、 第八次 ——布鲁斯

教学反思:

这节课旨在变“烦琐分析”为“诵读感悟”。以诵读为主线、以自悟为重点,还语文课堂以琅琅的读书声,让诵读贯穿课堂始终——初步感知基于诵读,交流感受基于诵读,抒发情感,“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猫第八册教案篇7

教学内容:教科书练习二十三第12~16题。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进一步学会用连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 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教学过程:

一、基本联系。

1.听算。

2.p104 13题 生独立解决 指名订正 师: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其他方法吗?

2*7/7=2元。

二、指导练习。

1. p104 12题。

师:观察题目,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同桌说,指名说

师:能直接用32和4元角比较吗?为什么?

师:你准备先算什么,怎么算,再算什么?又怎么算?

独立列式,指名板演。指名评价。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说,指名评价,鼓励。

师:通过这道题,你发现了什么?

2. p105 14题。

师:观察题目,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同桌说,指名说

师强调:图中隐含了一个条件,是什么?

师:你准备先算什么,怎么算,再算什么?又怎么算?

独立列式,指名板演。指名评价。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师:通过这道题,你明白了什么?

三、集中练习。

1. p102 15题。

让生自己独立独题、审题、分析,列式解答。

师:图中隐含了一个条件,是什么?

师巡视,辅导差生,指名板演。指名评价。

2. p103 16题。

让生自己独立独题、审题、分析,列式解答,

师:图中隐含了一个条件,是什么?

师巡视,辅导差生,指名板演。指名评价。

四、发展练习。

让生自编一道两步计算的连除应用题。

同桌说,全班说。表扬鼓励。

猫第八册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的8个一类字,认识14个二类字,学习一个新偏旁。

2.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想象能力。

3.和主人公产生情感的共鸣,感受童年生活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有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结合自己的生活和情感经历,感受到诗歌文字的优美,和主人公产生情感的共鸣。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商讨。 课前准备 搜集相关资料生字卡片、课件,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分享给全班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在休息的时候,都和伙伴做一些什么样的游戏呀?看来你们的游戏内容很丰富,玩起来一定有趣极了。可是当你们生了病不能出去玩的时候是怎样做的呢?今天,我们学习《被子大地》一课,看看一位外国小朋友是怎样做的。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设计意图:由同学们感兴趣的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播放学乐师生精彩的导学成果。

二、新授

(一)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清字词障碍。

1.听录音,了解课文内容。让我们带着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学习课文。老师播放录音,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被子的大地”指的是什么?在你的头脑里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谁愿意描述一下刚才自己看到的画面?“被子大地”到底指的是什么呢?(指的是“我”用被褥铺成的玩玩具的场地。)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熟悉的字多读几遍。体会小朋友独自玩耍的乐趣。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清字词障碍,为下一步阅读打基础。

(二)品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

1.学习第一诗节。指名朗读,由“我病了,只好躺在床上”,引发学生想象人病了会有什么感受?(生病身体上非常痛苦,心情也不好)“只好”体现出什么?(体现出小朋友的无奈,不得不躺在床上)。这么无聊的时候是谁帮助他排除寂寞呢?对,是一件件玩具。学习“件”字。件是一个量词,可以用编字谜的方法记住它;一人牵一牛。体会“一件”和“一件件”的不同。一件件表现数量多。让学生照样子说词语:一次次、一条条等。学习“具”,注意里面是三横,用“玩具”说一句话。 再读这个诗节,指导朗读,重读“只好”、“一件件”、“都”、“一天”。

2.这一天我都干了些什么呢?学习第二、三诗节。 指读第2诗节,用自己的话说说我在干什么?看着铅制的兵丁在被褥铺成的山林行军。学习“兵、丁”,首先了解什么叫兵丁,就是士兵的意思。兵和具的部首都是八,可以与丘、乒乓区别。学习“军、穿”,注意区分宝盖儿和秃宝盖儿。注意车的笔顺,最后一笔是竖。同学们,你们见过战士们操练吗?说一说是怎么样的。士兵的操练的很有趣的,作者也很喜欢,你知道从哪些词中体现出来的吗?对了,“足足一个钟头”体现了作者对这个游戏的喜爱。你能通过朗读体现出来吗?指读这一诗节。男 、女生竞赛读。 我还做了哪些游戏呢?指读第三诗节。用自己的话说说。“让我的舰队在床单的海洋上破浪行驶;把树木和房屋搬开,在床上筑起一座座城市。”“舰队”是什么意思?学习“队”。舰队本来在哪里航行?现在呢?没有水怎么说是破浪行驶呢?原来在被单上行驶并不容易。从第二句我们能看出来作者不仅筑了一座座城市,还建造了乡村的景色,你找到了吗?想象一下,作者可能还做了什么游戏?这些游戏都让小作者非常喜爱,谁能读出这种快乐的心情?

3.学习第四诗节。

齐读第四诗节。

“我是个神奇的小精灵”,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为什么?这里说的山上、山谷、平原指的是什么?(是作者用被褥和枕头铺设成的。)学习“谷”。“凝视”是什么意思?你还知道表示看的意思的词吗?和凝视比较一下,你能体会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还有哪些词体现出作者的喜爱? 设计意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通过抓重点词语理解诗歌内容,指导朗读,并通过反复朗读感受作者玩的快乐。

三、练习

1.朗读课文,抄写生字。

2.搜集资料,了解更多的会说话的日用品。

四、总结

学习完本课,你想起了自己生病时的往事吗?你也有过这样独自娱乐的时候吗?英国作家斯蒂文森给我们展现了儿童快乐的天地,即使在病中也能找到自己的乐趣,让我们再一次带着快乐的心情齐读这首小诗,体会快乐的童年。

五、作业

模仿课文的写法,将你儿时的快乐写下来,积累到作文本上。

六、板书

被子大地 铅 兵 丁 穿 军 队 座(座位) 汪洋大海 漂洋过海 坐(请坐)

猫第八册教案8篇相关文章:

大班中秋节教案最新8篇

小班关于体育的教案优质8篇

健康哭和笑教案反思8篇

幼儿美术教案8篇

春天的雨中班教案优秀8篇

中班音乐课教案参考8篇

小班投沙包游戏教案8篇

幼儿大班国庆的教案8篇

关于树的活动教案推荐8篇

强与弱音乐教案优秀8篇

猫第八册教案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4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