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的教案5篇

时间:
Surplus
分享
下载本文

在上课前,我们老师一定要将有关的教案制定完善,加强教学能力的重要方式就是写好一篇优秀的教案,以下是述职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水循环的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水循环的教案5篇

水循环的教案篇1

[从容说课]一、教学内容分析

水循环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重要规律,因此该节在本章乃至全书中具有重要地位。本节教材主要围绕“水的运动规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来编排,第一部分“相互联系的水体”教材首先介绍了地球水圈中的各种水体类型,并指出淡水的储量不足及其巨大作用,然后以“读图思考”的开式,说明陆地水体的相互联系,从而阐明了地球上各种水体是相互系着的,是运动变化的。第二部分“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阐述:一是水循环的类型、过程,主要环节,发生的领域及其意义;二是以“活动”的形式说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三维教学

1、了解水圈构成和特点,理解水循环过程及其地理意义,并可起用水循环知识分析常见人类活动与水资源关系。

2、通过绘制水循环示意简图,学会用图说明问题,通过水循环三种类型的比较,感受地球各圈层,各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性

3、通过学习淡水的有关知识,树立水资源优患意识,树立科学资源观通过水循环知识学习,学会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1、水循环的形成过程和地理意义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影响

教学难点:1、水循环地理意义

二、数学思路设计

1、长歌引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及学生学习兴趣。

2、"相互联系的水体"该部课标虽未做要求,但它是水循环知识的铺垫,因此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根据"水圈构成图",找出我们平常用到的淡水类型及其占水圈的比例培养学生科学的资源观。"读图思考"是让学生了解各种水体之间是怎样相互联系的,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河流量如何随补给水源变化而变代。

3、根据"相互联系的水体"来说明水循环过程,并注重理解水循环的各个环节、绘图、回到课前问题"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并引出一江春水向东流"为什么流不尽?"导入水循的意义,并据此分析"人类对水循环的哪些环节可以施加影响?水循环持续不断更新?

4、学习延伸设计:收集家乡河的资料,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并对该河流的治理和开发提出自己的设想。

水循环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初步认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2.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对立统一”观点的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并能用循环小数的近似值表示除法的商.

教学难点

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并能用循环小数的近似值表示除法的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一)求下面各数的近似值(保留两位小数)

54.246 7.685 5.354 14.2971

(二)分组计算下面各题

3.45÷5 10÷3 58.6÷11

讨论:为什么第一道题做得快,第二道题和第三道题做得慢?

二、学习新课

(一)观察思考:第二道题和第三道题的商有什么特点?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第二道题因为余数重复出现1,所以商就重复出现3,总也除不尽;第三道题因为余数重复出现3和8,所以商就重复出现27,总也除不尽.)

教师把重复出现的余数用红笔圈出.

(二)比较异同

思考讨论:第一道题和第二道题、第三道题的商小数部分的数位有什么不同?

(第一道题除得尽,商的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第二道题和第三道题除不尽,商的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

教师说明:当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可以用省略号表示.

(三)建立概念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四)循环小数

1.像第二道题的商0.3333……,第三道题的商5.32727……就是循环小数

2.思考

(1)这两道题的商有什么特点?

小结:小数部分的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重复出现

(2)小数部分的数字重复出现的地方有什么区别?

小结:

1、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数字开始重复出现

2、概括循环小数的意义

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3、加深理解:循环小数后边的省略号表示什么?(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

教师说明: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

4、简便写法:3.33……写作 ,5.32727……

练习:判断下面的数,哪写是循环小数,为什么?是循环小数的用循环点表示.

0.875 2.7373…… 5.2858585 3.1415926535……

(五)教学例9

一辆汽车的油箱里原来有130千克汽油,行驶一段路程以后用去了 .大约用去了多少千克汽油?(保留两位小数)

1.列式解答

130÷6=21.666≈21.67(千克)

答:大约用去21.67千克汽油.

2.强调:

(1)保留两位小数,要在千分位上四舍五入;

(2)用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值要用“≈”表示.

三、巩固概念,强化练习

(一)下面各小数

0.3737…… 2.855

5.306306…… 7.6

有限小数有( )

无限小数有( )

循环小数有( )

(二)判断

1. ( )

2. ( )

3. ( )

4. 是循环小数,也是无限小数.( )

5.所有的循环小数都一定是无限小数.( )

(三)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0.33○ ○1.233 ○

四、课后作业

(一)计算下面各题,哪些商是循环小数?

5.7÷9 14.2÷11 5÷8 10÷7

(二)下面的循环小数,各保留三位小数写出它们的近似值.

1.29090……( ) 0.083838……( )

0.4444……( ) 7.275275……( )

五、板书设计

循环小数

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例9 一辆汽车的油箱里原来有130千克汽油,行驶一段路程以后用去了 .大约用去了多少千克汽油?(保留两位小数)

130÷6=21.666≈21.67(千克)

答:大约用去21.67千克汽油.

水循环的教案篇3

一、水圈

1、定义

2、陆地水的相互关系:

二、水循环

1.类型

1)海陆间循环

2)海上内循环

3)内陆循环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通过陆地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

4)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补充材料: 河水补给来源

河流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但有些河流,即使在较长的时间不下雨,河流水源仍然比较丰富,如我国华南地区河流;有的河流则干季甚至断流。由于流域气候不同,降水形式也不一样,有的是雨水,有的是雪,或兼而有之,这些对河川径流动态有着不同的影响。河流水源的补给途径,通常分为以下几类:

1.雨水补给 雨水是河流水源补给最重要的一类。热带、亚热带湿润地区,河流水源主要是雨水补给。其特点是河流水量及其变化与流域境内降雨量及其变化关系十分密切。例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降水相对集中在夏秋雨季,且多暴雨,所以夏秋雨季发生洪水的次数较多,汇水过程迅速,来势较猛,流量过程线呈现锯齿状尖峰。冬季河川除部分雨水补给外,地下水补给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仍有相当径流。

2.融雪水补给 温带与寒带地区,冬季降雪,地面形成雪盖,至翌年春季气候转暖,积雪融化补给河流。高山上的积雪,在气温的夏季融化补给河流。我国东北地区的黑龙江、松花江等,春季积雪融化补给河流的水量占一定比例。融雪水补给特点是,河流水量及其变化与流域积雪及流域气温变化有关。由于气温的年际变化通常很小,因此它补给河流的时间比较稳定而有规律。

3.冰川水补给 高山及高纬度,冰川运动至雪线以下或达到正温度地区,冰川融化补给河流,如我国西部高山冰川夏季融化补给河流。冰川补给河流水量多少,与流域境内冰川或永久积雪贮量大小及气温高低密切相关,而河流的水情变化与气温变化,尤其是气温日变化有密切联系。

4.湖泊与沼泽水补给 某些位于山地高原的湖泊沼泽,本身是河流的发源地,直接补给河流;有的湖泊汇集了若干河流来水后又转而补给河流,例如江西鄱阳湖接纳赣、修、信诸水及百多条小河来水,通过湖口注入长江。湖南洞庭湖也属此类,湘、资、沅储水洞庭湖,再由洞庭湖几个出口注入长江。湖泊沼泽补给河流的水量大小及其变化,与湖泊、沼泽补给流域的来水量及其变化有关,水量变化一般比较缓慢,变幅较小,因而在月、年、年际间水量变化比较均匀。

5.地下水补给 大气降雨、降雪(融化后)下渗到地下成为地下水,再由地下水补给河流。在湿润地区,地下水成为河流水源的重要来源。在岩溶地区,如我国的贵州、广西、云南等地,地下水成为河水的主要补给者。珠江全年水量丰富,除流域降水量较多以外,与流域境内地下水埋藏丰富,地下水补给河流较多有一定关系。一般说来,地下水对河流的补给是稳定的。在没有地面水的补给,而河流又能持续不断地保持一定水量,就因为有地下水作为河流的可靠补给者。根据地下水埋藏情况。通常可分为浅层地下水与深层地下水补给。浅层地下水是贮存于地表松散堆积物中的潜水。主要受降水、气温、蒸发等气象因素影响,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与日变化,并与河水有相应补给关系,即河水高于潜水面时,河水补给地下水,反之地下水补给河流;深层地下水是长时间内渗入地下深入储存起来的,它缓慢地流出补给河流,受气象因素影响很小,通常只有年变化,季节变化已不明显。

当然,一条河流的河水补给来源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以某一种形式为主的混合补给形式,对流域自然条件复杂的大的河流来说尤其如此。我国长江上游地区除雨水、地下水外,高原高山上冰川、积雪在夏季融化也补给河流;东北地区的河流,由春季融化积雪补给,夏季则由雨水和地下水补给;西北内陆盆地除雨水外,夏季高山冰川、积雪融化成为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我国季风地区,大部分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而冬季则由地下水补给。

水循环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陆地水体的各种类型以及各种水体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了解目前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淡水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

(2)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以海陆大循环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水循环,能够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并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2)通过学习水的若干运动转化、更新规律,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行为。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陆地水体的有关知识,便学生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2)通过水循环运动的'学习,认识自然界水的动态平衡,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当一个人昏迷不醒的时候,他开口说的第一句话,一般说第一个字是什么呢?(学生齐答“水!”)可见水为生命之源,其对人类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自然界的水循环”。

[投影显示]

资料一:“世界水日”的来历

1992年6月参加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100多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联笔写下了这样的警句:“水不仅为维护地球的一切生命所必须,而且对一切社会经济部门都有生死攸关的重要意义。”继而,联合国大会决定,自1993年起,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在这一天就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开展活动,以提高公众意识。

资料二:人类面临空前的水资源危机。

21世纪,世界人口将增长3.6倍,农业用水将增加5倍,工业用水将增加26倍,城乡各地生活用水将增加18倍。在非洲有12个国家常年缺水,4亿多人饮水不足,而在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等国,许多大河滔滔人海,水资源未得到有效地利用。

[教师引导]从以上出示的有关“水”的报道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水对人类生存和发展起着生死攸关的重大意义;意识到当今水资源问题不仅是区域性的,也是全球性的。水资源问题需要全球每一个人的关注,同样我们也不例外。

[教师提问]地球上的水体主要有哪些?它们所占的比例大概是多少?

[学生回答]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其中海洋水占到全球的96.53%。

[教师提问]哪些水体是方便人类利用的呢?

[学生回答]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教师追问]那么,这些水体在地球水体中所占的比例是多少呢?

[教师引导]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要指陆地上各种为人们所利用的淡水资源。结合这一概念,读此统计图表,你有何认识?请利用数字定量回答。

[学生回答]淡水资源及方便人类利用的水体所占的比例太少了!淡水资源占地球水体总量的3.5%,方便人类利用的淡水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

[教师提问]陆地上哪种淡水资源储量最多?

[学生回答]冰山是陆地水资源的主体。

[教师追问]冰是否方便人类利用?水资源的利用性质与什么因素有关系?

[学生回答]不,主要是冰川的更新周期比较长,不便使用。

[教师提问]那请说一说为什么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主要依赖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作为水资源?

[学生回答]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更新周期较短,利用后在较短时期可恢复。因此,它们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也是我们目前开发利用的主要水体。

[分组活动]阅读教材图3.2思考:

(1)河流补给是指河水的。图中河流的补给可能涉及哪几种水体?

(2)河流与湖泊关系十分密切。假设河流水位与湖泊水位有差异,分析它们的补给关系。

[学生讨论](略)

[教师补充]大气降水是大多数陆地水体的直接,所以,我国东部绝大多数河流的径流与降水量季节变化关系密切,有明显的季节和年际变化;靠雨水补给的河流,其汛期出现的时间与降水量出现的季节一致。但是一定要注意:汛期都在雨季,而非夏季,因为不同的气候类型,降水的季节并非都在夏季。在内陆地区,河流主要靠冰川融水补给,所以,河流径流变化与气温变化有直接的相关性,河流的汛期出现在夏季。但是应该注意:南北半球的季节是相反的。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因此,在冬季,我国大多数河流进入枯水期,河水主要靠地下水补给。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湖泊对河流水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洪水期,沿河湖泊及水库会起削减洪峰的作用。

[问题过渡]我们已经知道,地球上的水资源数量是有限的,但是为什么没有用完呢?(因为地球上的水处在不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图3.37《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上找出构成海陆间水循环的八个主要环节,标出每个环节的含义。

2、海陆间循环、陆地循环、海洋循环分别包括哪些环节?

[教师要求]请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海陆间水循环的过程。

[学生回答]地球上的海洋水,在太阳辐射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大气降水、陆地径流等环节,最后又返回海洋,形成了海陆间水循环。

[教师补充]在海洋内部和陆地内部也存在着水循环运动。陆地循环通过蒸发或植物蒸腾形成水汽,水汽凝结又形成陆地水。这就是水的陆地循环,但不论是其发生的空间领域,还是参与的水量,陆地循环都不如海陆间水循环的规模大。因此,海陆间水循环对自然环境及人类影响最大。

[学生活动]通过学习“水循环”示意图,设想沿海的a地和内陆的b地,水循环对这两地气候、水文、植被会有什么影响,进而归纳水循环地全球气候和生态的影响。

[学生回答]略

[教师补充]正如同学们所归纳的那样,海陆间水循环时a、b两地影响有所不同。沿海的a地降水多,植被稀少,流水作用对地貌的影响也相应减弱。由此可见,水循环对气候和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影响。

[教师提问]海陆间水循环除对自然环境有影响外,对人类社会是否也有重要意义呢?请同学们观察水循环示意图回答。

[学生回答]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更新。

[逆向思维讨论]如果自然界不存在水循环,那地球将会出现什么状况?

[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自由发言,各抒己见。

[教师补充]正是海陆间水循环,使海洋水蒸发,源源不断变为水汽输送到陆地,实现了海洋水、大气水和陆地水之间相互转化,维护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了陆地淡水资源的不断更新。所以,海洋水汽能够到达的区域,生态环境充满了生机。宜人的自然条件使农业成片分布,也使人口和城市相对密集。这也正是前面讲到的目前全球有50%多的人口生活在海岸的重要原因。可见,海陆间水循环对于地理环境乃至地球生命的影响是既广泛又深刻的。

[教师承转]陆地之间不断地进行相互转换运动,也在促进陆地水资源更新转换方面与水循环运动发挥着异曲同工的效应;根据水循环的原理和转化规律,我们了解到水资源具有永续利用的性质,那么是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呢?为什么在全球范围内还会发生水资源的严重危机呢?目前造成水资源危机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有哪些呢?请同学们就此问题展开讨论,各抒已见。

[教师小结]并布置学生活动]由讨论得知,水资源分布不平衡和季节、年际变化大等自然原因以及人口膨胀、过度开采、利用不合理、环境污染等人为原因都是造成“水荒”肆虐的重要原因。

[学生活动]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目前,我国正在实施一项伟大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总体格局定为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从扬州附近的江都抽长江水,利用京杭运河及大致与其平行的河道作为主干线,逐级提水北送到天津。主要解决黄淮地区东部、山东、冀东和天津等城市的缺水问题;中线从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引水,北送至北京、天津。重点解决沿线城市用水并且兼顾农业和其他用水;西线从长江干支流(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入黄河上游。主要解决西北干旱缺水问题。目前,东、中线工程实施方案基本敲定、整个工种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1.自然原因2.人为原因。

(2)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最根本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但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

(3)跨流域调水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原理解决水资源在地区上分布不均的方法。为了缓解天津和青岛两市水资源紧张的局面,我国已经别建成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工程。

水循环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循环”的概念,对“循环”的故事感兴趣。

2、根据画面线索创编成循环往复的说不完的故事,有序、连贯地讲述。

3、愿意并能够使用“绿油油”、“哗啦啦”、“一颗一颗”等词语,让创编出的故事更加生动。

4、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尝试续编故事。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ppt、图片(树、蚕、雨、食物、牙齿等等。)

活动过程:

一、以传统的故事导入课题,激发幼儿对循环故事的兴趣。

1、提问:谁喜欢听故事?你喜欢听短故事还是长的故事?你觉得听多长的故事才过瘾呢?

2、教师结合ppt讲述经典的循环故事《从前……》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讲什么故事呢?……

二、集体创编循环故事。

1、提问:你们可以编一个这样循环、讲不完的故事吗?

2、出示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树木图片,幼儿教师进行编故事pk,创编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说不完的故事。

(1)请个别幼儿根据四季的树木图片,创编循环故事。

(2)教师和幼儿pk创编循环故事,让幼儿进一步感受故事的独特结构特点——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三、分组创编循环故事

1、教师提供蚕的生长过程、大自然中的自然现象等主要关系图片,作为幼儿创编循环故事的素材。

2、幼儿自由分成四组,创编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循环故事。

3、每组请一位幼儿做代表或集体讲述小组创编的循环故事,教师根据相应的要求进行现场评价。

四、运用游戏的形式和已有的创编故事经验,根据一幅图片创编循环故事。采用接龙的方式请幼儿用“我要去……看……”的句式说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最后把幼儿所编故事变成一个大的循环的、说不完的故事。

五、活动结束。

玩“开汽车”的游戏,带领幼儿离开活动室。

水循环的教案5篇相关文章:

健康的心理课教案5篇

中班语言《家》的教案优秀5篇

粗心的画家大班教案5篇

春天的雨中班教案5篇

忆读书的教案通用5篇

健康的心理课教案参考5篇

中班迷路的公主教案5篇

小学方程的教案5篇

六年级数学数的运算教案5篇

大班语言《冬》的教案5篇

水循环的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