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观后感是一个对自己内心深处的探索和发现,有助于提升自己的情感智慧和人生境界,优秀的观后感是对电影影响和影响力的深度探讨和思考,述职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地震观后感精选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地震观后感篇1
爸爸妈妈带我去看了《唐山大地震》的电影。
电影讲的是一对龙凤胎,姐姐叫方登,弟弟叫方达。大地震的时候他们的爸爸大强冲进房子救他们,结果房子倒塌了,因为爸爸推了妈妈一把,妈妈幸免于难。方登和方达被同一块石头压住了,几个救援人员发现了他们,救援人员老说只能救一个,方登和方达的妈妈元妮总是说都救,最后迫不得已才说救弟弟。弟弟获救后,少了一只胳膊。大家都以为姐姐死了,其实姐姐并没有死,后来姐姐被解放军给收养了。姐姐认为妈妈放弃了她,她恨妈妈,三十年都没有回去看过妈妈,也不和他们联系。弟弟和姐姐后来都去参加了汶川大地震后的救援,姐弟俩终于在汶川灾区重逢了。最后姐姐跟着弟弟去见了妈妈,她知道了妈妈这么多年来一直生活在灾难的阴影里,她给妈妈道歉,因为她认识到自己不该那么多年了都不去找她的妈妈,她不该折磨妈妈三十年,最后妈妈和姐姐都原谅了对方,一家人团聚了。
我觉得方登在汶川大地震后自愿去救援做得很对,她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很好。但是她有的地方做得很不对,当时她妈妈虽然没有先救她,但那也是情非得已,她也不应该这样去折磨她的妈妈,不该三十年了都不去看自己的妈妈。我还觉得方达在汶川大地震后做得很好,他给灾区的人们捐了很多的物品,还有他很孝顺,他要买新房子给他的妈妈去住,他妈妈都没有答应,那是因为他妈妈怀念他的爸爸和姐姐。地震无情人有情,地震给人们的伤痛是永恒的。
地震观后感篇2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姥姥、姥爷一起去看【唐山大地震】。
这部电影很感人、很煽情。讲的是唐山大地震时,方大强为救孩子被砸死在楼里,两个孩子都被压在同一块石板下,身为妈妈的元妮只能选择一个,最后他选择了儿子。身为姐姐的方登被一个解放军收养了。两人成年后事业都很成功,最后在汶川的抗震救灾中姐弟俩相遇了,方登也原谅了妈妈。
看完唐山大地震后,我总觉得讲的`并不是地震,而是人与人之间的血脉亲情。母亲元妮救了儿子,却一直在斥责自己抛弃了女儿,她爱自己的女儿,方登也同样爱母亲。但爱得越深恨得也就越深,当方登在石板下听到自己深爱着的母亲说出:“救弟弟。”这句话时,她的眼泪流了出来,精神上的压力似乎比压在她身上的石板还要重。所以成年后她才会对自己的养父说:“我不是记不得了,是忘不掉!”她一直都恨她的母亲抛弃了她,这道心灵的伤疤一直不能愈合。直到她的母亲跪倒在地上的时候,这道心灵的伤疤才愈合了。她再也不恨她的母亲了,还后悔自己为什么不早点来看看母亲,让母亲一直以为自己已经死了。她的泪流下了,我的泪也流下了。方登不懂自己的母亲,也不懂自己的养父。她的养父养母和他的亲生母亲都一直在为她担心,她却在 22 岁时就生了孩子,还是有点不懂事。
看完了这部电影我明白了:人有时非常脆弱,有时却非常坚强。
地震观后感篇3
昨天是历史,明天是谜语,而今天是礼物。
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应该珍惜,曾经有句话这样说:“当我哭泣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在抱怨上天对自己不公平,那么我们的人生就没有什么意义可言了。
生命是神圣尊贵的,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比生命更可贵了,《唐山大地震》已经放映完毕,但是轰隆巨响依然在我的耳边环绕。我仿佛来到了34年前的唐山,昔日的摩天大楼和宏伟建筑在一瞬间成了一片废墟。痛哭声、呻吟声遍布在这片废墟中,那种场面让我有一种撕心裂肺的感觉。在不经意中,眼泪已经打湿我的衣角,涌入我的心里,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默默地为逝者祈祷吧!我们只有好好活着才是对逝者最大的告慰。
?唐山大地震》震撼了我,也触动了我,让我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我们不能抛弃回忆,可是我们也不能做回忆的奴隶。人生在世,谁都难免遭受一些意外的打击,当事情已经发生并且无法挽回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会遗忘,改变心情,不要沉浸在没完没了的痛苦中。珍藏起我们走过的路上的种种喜怒哀愁、酸甜苦辣,然后把更广阔的心灵空间留给现在,留给此时此刻。
既然我们能幸福地生活在世界上,就应该知足。只要我们能平平安安地过一辈子,这应该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在这宝贵的生命中,我们应该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不要求最好,只要求更好。为国家、为社会、为自己多做些有意义的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不是绵延到永远的,它有起点有终点,正值青春年少的'我们更应该认真地对待生命,珍惜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
唐山大地震中遇难的人们,你们安息吧!昔日的废墟已经被华丽辉煌的城市所代替,那些幸免于难的唐山人民,你们很坚强,我希望你们能化悲痛为动力,好好珍惜我们身边的每个人,珍惜我们拥有的一切。
我们无法改变命运,也无法改变现实,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失去亲人和朋友对每个人的心灵无疑是致命的打击,但是这是不可更改的,每个人都要面对的。其实人生的苦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沉浸于挫折的阴影中而不能走出来。人的一生就应该这样度过:“生如夏花般灿烂,死如秋叶般静美。”
我们的生命是短暂而美丽的,好好珍惜上天赐予我们的礼物吧!让我们一起努力奋斗吧!
地震观后感篇4
今天我和奶奶、姑姑一起看了《唐山大地震》,影片中的地震的影像现在想起来还不寒而立。
首先,父母的爱真的很伟大!
影片中母亲和父亲(在灾难发生的一刻,首先想到的是孩子!看到孩子无助的呼喊和求救,父母那种撕心裂肺的情感真的很感动人!在父亲抢救孩子无果遇难后,面对“救姐姐还是救弟弟”,母亲最后做出的痛苦抉择过程,更是认人忍不住热泪盈眶!那是多么痛苦的选择啊,手心手背都是肉,作为母亲,任何一个人都很难抉择,那可是真真切切的生死抉择啊!震后奶奶、姑姑来唐山要带方达回济南,面临骨肉分离,母亲的无奈何大度,奶奶的思想矛盾和对母亲的理解,反映了感人的母爱之情!
二是解放军叔叔真的很伟大!
在汶川大地震时,我就感到,解放军叔叔是最伟大的人!每想到几十年前的唐山大地震,还是他们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不顾个人安危,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永远冲在救灾最前线,从分体现出人民军队无论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年代都是人民的保护神,都是最可爱和最伟大的人!
三是我们应该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大地震给人们无论是生命财产还是心灵,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面对灾难,我们不仅要有继续生活的下的美好愿望,更要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好好学习,为建设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昨天是国家的哀悼日,为了纪念舟曲的遇难者,再次面对灾难,让我们为受灾的人们祈福,让我们对受灾的人们说句,舟曲,加油!
地震观后感篇5
终于看到了《唐山大地震》,因为一直以来都很关注,所以看到片子之前,已经被剧透的基本不剩下什么。可依然还是强烈的想看。通常过于强烈的期待某个东西,往往是以失望结局的。幸好,这次没有。某人催我快点写观后感,其实有时候太多的想法在短时间内冲击了大脑,反而不知该怎么表述出来,但是架不住某人的狂轰滥炸,就以不同的人物写个观影流水账吧。声明一下,严重剧透。
开场。灯灭。
方大强出场了。方爸爸的出场时间极短,十多分钟的样子,卡车司机,复员军人,一个四口之家的男主人。他的身份说到底了也就是这么简单。
小登和小达在方爸爸手臂上画手表那段给我的印象极深。小登下手重了,方爸爸明显的抽了一口气,手臂也下意识的抽动了一下。小登自然地嚷:别动。那手臂也就真的不再动了,不仅如此方爸爸还开口说了句:爸爸现在有两块手表了。语气别提有多高兴和自豪了。
我们小时候,也是在手臂上画过手表的。不过,都是在自己的手上画,甚至不敢被爸妈看见,谁敢公然在爸爸手臂上下笔?我问跟我一起看电影的某女人,你敢不敢。某人回答,要是我爸少说也是一顿打,搞不好直接突突了我。我说,换成我爸,也是绝对不会同意让我画的。更别说,小登还敢嚷着不要他动。
我想正是这一幕做铺垫,才让我的眼泪在方大强被倒塌的石头掩埋的时候下来的那么迅速。
所以当方大强拽住李元妮,自己冲进正在倒塌的楼房的时候,我几乎觉得这是他必然的结局。那么自然而然,那么毫不犹豫的献出自己的生命。因为在他的心里,这个家,这些平淡的日子是最重要的,是他用生命守护着的一切。这个男人很普通,也很平凡,可是当他要站出来守护他的爱人,他的家庭的时候,他就可以很伟大。我想,这种人就该是叫做平凡至伟吧。
这个人物对七哥来说,实在没什么挑战,他往那儿一站就是一个好欺负的爸爸的形象,就是一个好丈夫的形象。就是吧,您那东北口音儿太显了,方大强他好歹也是山东人啊,以后咱改了吧,要不容易出戏。
然后就是地动山摇过后的废墟。这里对李元妮来说,绝对是炼狱,也是漫长痛苦的起点。
她眼睁睁的看着方大强在离她二十米左右的地方被乱石压倒,所以站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扑过去,一块一块搬砖头。她嘴里不停的喊着:大强,坚持住,我在这儿呢,坚持。手上不停的动作着,在我看来那样杂乱无章的动作实在是手足无措的表现。可是,她又能做什么呢?明明要救的那个人就近在咫尺,可是就是没有力量突破横在这咫尺间的东西,只剩下着急和无奈,恨自己的无力,恨老天爷的捉弄。这真的是一种很大的折磨。
然而,更折磨人的.还在后面。小登和小达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下面,只能救一个。这个抉择对于一个妈妈来说,无异于要她亲手杀掉自己的孩子。之前讨论这个情节的时候,某人说,没当过妈啊,这个心情要咋体会呢?我说,很简单啊,想象下你爸和你妈同时被压着,让你选只能救一个。这种选择真的太违背人性了,可是老天爷就喜欢挑战我们的心理极限,所以这种选择在地震之后还真的不是特例。这个选择生生的撕裂了李元妮。方登后来说救弟弟三个字一直贴在她耳朵上,忘不掉。她不知道,这三个字同样也是贴在李元妮的耳朵上,三十二年来恐怕没有一分钟是听不到的。
在这场劫难里,她被方大强拽住活了下来,方大强替她毫不犹豫的跑向了死亡。紧接着,她亲自把女儿推向了死亡。走了的人不会再有痛觉,而活着的人却要每分每秒感受失去的折磨。我相信,如果不是还有方达,元妮恐怕会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李元妮只是这个废墟上的一个特写。她的身后是更多遭遇生死分离的唐山家庭,是整个瞬间阴阳相隔的城市。
一个城市的重建,也许三年,也许五年就能完成。那心呢?
我想这是个找不到答案的问题。常有人说,时间会让一切平淡。真的是这样吗?那么,要怎么去解释三十二年的时光却始终不能愈合李元妮的心呢?不够长吗?如果三十二年都不够,人生有几个三十二年?
地震观后感篇6
今天,在影院观看了《唐山大地震》,以前一直都很期待的片子,终于可以在今天看到了,也算了却的我的一个心愿。之前听冯导说票房要达到5亿,就觉得这一定是一部大片,等公映之后一定要去影院一睹为快,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偿了。
不得不承认《唐山大地震》是一部非常震撼人心的电影,无论是从场面,还是剧情拿捏的都非常的到位,甚至那些特效,我看到了还以为是真的。电影讲述的一个普通的唐山家庭,在地震发生时,女主角李元妮(徐帆)失去了丈夫,而又面临着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抉择,当时看到她在废墟上绝望的哭泣,不停地喊着:“都救,两个都救。”的时候,我的心似乎也跟着碎了,作为一个母亲,每一个孩子都是她的生命,都是她舍弃不下的东西,俗话说的好“手心手背都是肉”,而母亲,就更应该是这样的了,最终,她做了一个决定,救弟弟方达(李晨)。
但是上天还是眷顾着姐姐方登(张静初),让姐姐奇迹般的生还了下来,还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养……辗转间,32年过去了,2008年,正赶上汶川地震,当姐弟俩看到这场地震正在吞噬着人们的生命时,都被震撼了,想到自己所经历的唐山大地震,于是都毅然决然的赶赴灾区,挽救正在水深火热里的人们。就在这时,姐弟俩终于重逢,而姐姐方登也理解了当初母亲的苦心,终于原谅了母亲,最终,一家人终于团圆……正像海报上写的一样“23秒,32年”,是啊,仅仅因为那23秒所产生的巨变,确需要用32年的时间来抚平人心里的创伤。不过,最后,母女重逢又给人心里带来了莫大的安慰,同时,我也终于觉得——活着真好,这时徐帆在看完电影时说的,虽然只有短短的4个字,却让我难忘。32年的雨雪风霜终于换得了母女重逢,如果,当初他们没有活下来,也许就不会有重逢的一天。灾难,是不能打垮人们的,它只会让人们变得更坚强,更加的有勇气去面对以后的生活!
虽然灾难无情,但是我相信人间有爱,有爱的世界一定不会空虚。剧中还有一点也是值得赞叹的,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亲情。剧里方达对女友说了一句话:“我妈生了我三次,一次是把我生出来,第二次是我在三岁时的了肺炎,大夫说没救了,可是我妈坚持让他救我,第三次,就是地震。”听了这话,我忽然觉得心头一阵酸涩,亲情,这是一个多么美好感人的感情。只有亲情才永远不会背叛你,才是你心灵永远的港湾,亲情如一棵大树,永远为你遮风挡雨,亲情是一座港湾,永远为你心灵的小船开放,亲情是一个温暖的家,永远欢迎你回来。最后,让我们珍爱生命,接纳亲情,为了亲人好好的活着,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天,因为,活着真好!
地震观后感篇7
前几天,我和妈妈观看了一部影片,叫《唐山大地震》。电影用特技把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搬上银屏展现在观众的眼前。短短的23秒钟地震,却令24万同胞永远的离开,震撼人心的场面,感人肺腑的故事,让包括我在内的许多观众流下感动的眼泪。
1976年的某一个晚上,整个唐山都进入了梦乡。突然,大地颤动起来,房屋开始倒塌。山崩地裂。人们在惊恐中被吓醒,然后在落下的墙砖,崩裂地面的街道上逃窜,哭声、喊声、尖叫声汇成一片。人在灾难面前显得那么渺小,只能哭喊着盲目地奔逃,也不知前面是生路还是死路。幸运的人逃了出来,而不幸的人却永远地离开了世界。女主角是幸运的,克对于她来说也是不幸的。她的丈夫被空中掉下的断墙给砸死了,她的儿女也被压在了同一块房板下。救援人员及时赶到,但却只能就一个孩子,女主角撕心裂肺地哭喊着:“我两个都要救!”救援人员告诉她,如果再犹豫不决,她的两个孩子都会离开。万般无奈下,她选择了还能发出微弱声音存活率较高的弟弟,可她不知道的是姐姐也活了下来。几十年后,唐山的废墟上盖起了一座座繁华的大楼,而那对分离的命运多桀的母女也在2008年重逢。
我一边观看影片,泪水一边在眼眶中打转。女主角为失去丈夫和女儿而时时悲痛欲绝,但她为了幸存的儿子,没有工作过的她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坚强的挺了过来。她的儿子在那次地震中失去了右手,可他身残
志坚成为企业老板。她的女儿更是经受了重重打击,被母亲“遗弃”,失恋,独自生下小孩抚养,可她也以坚强的意志扛住了一切的磨难。主人翁这一家其实就是灾难中幸存下来唐山人的缩影。现在繁华热闹的唐山就是唐山人涅盘后的重生。
从这部影片中我感悟最深的就是幸存者们的坚强的品质。他们用坚强的意志力从失去亲人的悲痛中走了出来,创造了唐山现在的奇迹。只是一部值得观看的电影,希望大家也去影院感受一下唐山人的坚强品质。
地震观后感精选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