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优质的文章读完后最重要的就是认真写好读后感,读后感是我对书中故事情节和情感表达的思考和感悟,以下是述职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树的智慧读后感7篇,供大家参考。
树的智慧读后感篇1
沈君,别来无恙吧,近日读完你送我的小书,感触颇多,愿与君分享。
?人生的智慧》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力作,正是此书让其晚年得享盛名,让更多人了解其独具一格的哲学思想。都说叔本华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但在我看来,他也有积极乐观的一面,本书虽名为“智慧”,其实是叔本华的“幸福论”,也可算作他的自传。精妙深刻的语言加上优美的、格言式的翻译令我大呼过瘾,读书时手中的笔从未放下,基本上每一天都有勾画。
开篇老叔就指出,决定凡人命运的根本差别在于三项内容:
人的自身 。即在广泛意义上属于人的个性的东西。它包括人的健康、力量、外貌、气质、道德品格、精神智力及其潜在发展。
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 。即财产和其他占有物。
人向其他人所显示的样子 。即人在其他人眼中所呈现的样子,也就是人们对他的看法。他人的看法又可分为名誉、地位和名声。
对于这三个因素的轻重排序,老叔的结论是:对于一个人的幸福,甚至对于他的整个生存的方式,最主要的就是这个人自身的内在素质,他直接决定了这个人是否能够得到内心的幸福,因为人的内心快乐或痛苦首先就是人的感情、意欲、和思想的产物。
这么棒的开头一下就激起了我阅读的欲望,历经数十个日日夜夜,床上、厕上、火车上,这本书陪我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旅程。
第二章老叔同志花大力气论述了“人的自身”,强调人应该注重内心修炼和个性培养,尤其要不懈提升、积累精神财富。书中的一句话特别合我胃口——“一个愉快的人总有他高兴的原因,原因就是:他就是一个愉快的人。一个人的这种愉快气质能够取代一切别的内在素质,但任何别的其他好处都不可以替代它。我们应该把获得和促进愉快的心情放在各种追求的首位。”随后老叔强调了健康的重要性,建议大家都“动起来”。他本人常年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定居法兰克福后,无论刮风下雨,每晚都牵着他的狗儿出外散步。本章结尾部分有一个发人深省、振奋人心的结语:“当一个人注定要把自己的精神印记留给整个人类,那么,对这个人就只有一种幸福或者一种不幸可言——那就是,能够完美发掘、修养和发挥自己的才能,得以完成自己的杰作。”这其实是作者本人真实的内心独白,才华横溢的叔本华在29 岁即完成了开宗立派的巨作——《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但直到60 多岁才为世人所称颂,如果没有那样强大的心理暗示,他怎能坚持那么久?这让我想起了路遥在《早晨从中午开始—— 创作手记》中的一段话:“在狂热紧张繁忙的工作中,主要的精神状态应该是什么?那就是认定你在做一件对你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工作,甚至是做一件前无古人的工作。不论实质上是否如此,你就得这样来认为。你要感觉到你在创造,你在不同凡响地创造,你的创造是独一无二的;你应该为你的工作自豪,就是认为他伟大无比也未尝不可。这不是狂妄。只有在这种‘目中无人’的状态下,才可能解放自己的精神,释放自己的能量。应该敢于把触角延伸到别人没有到过的地方,敢于进入‘无人区’并树起自己的标志。……照耀你的世界的光芒应该是你自己发出的`。”沈君,让我们一同发掘并释放自己的突出才能吧!第三章老叔介绍了“人所拥有的财产”。
第四章大篇幅论述了“人所展现的表象”,对我启发最大。老叔悲观地说:“几乎所有的人毕生不息地奋斗,历经千难万险,最终的目标就是让别人对自己刮目相看。”扪心自问,我又何尝不是呢?所谓的“通过提升自身影响力、帮助别人以实现个人价值”,说到底也是自己的虚荣心作祟吧?过分在意别人的看法导致人不能平静地生活、工作、学习,从而不能为自己而活!让自己内心强大起来,接受真实的自我,不畏人言,坦荡荡勇敢选择要走的路、要过的生活。到那时候,内心的幸福就如期而至了。有一句话与你共勉:“具有价值的不是名声,而是藉以获得名声的东西——它才是真实存在的,而以此获得的名声只是一种偶然意外而已。……例如我们羡慕一个伟人,并不是因为这个人被那些缺乏判断力、经常受到迷惑的大众视为伟人,而是因为这个人确实就是一个伟人。他的最大幸福并不在于后世的人会知道他,而在于在他那里我们看到了那些耐人琢磨、值得人们永久保存的思想。他的幸福是被自己掌握的。”
第五章“建议和格言”是本书内容最多的部分。在本章里,老叔表现了自己悲观、现实的一面——理性的人寻求的不是快乐,而只是没有痛苦。本章以小节的形式列出了人们在生活中常犯的毛病,如嫉妒、不能节制欲望、过度劳作等等。老叔对每一个问题都做了精当的评论,但因为内容过分接近现实,读起来如同“卡耐基论人性弱点”那种教人为人处世的成功学著作,略觉反感。
第六章“人生的各个阶段”是本书的完美收官。老叔大声疾呼把握现在——“我们终其一生都只是生活在现时此刻。”不必太未雨绸缪、思考遥远的未来,也不宜总是如闺怨的少女般怀念再也回不去的过去。“不管我们能够生活多长时间,我们都只享有那不可分的现时此刻,除此之外,别无其他。”沈君,让我们都过好每一天,享受此时此刻此岸的生活,但也不能在温柔乡中迷失自我、忘记使命——“生来就注定要成就一番伟大事业的人,从青年时代起就在内心秘密地感受到了这一事实。他就会像建筑蜂巢的工蜂那样去努力完成自己的使命。”
临近结尾,我想缅怀一下这位伟大的哲学家,他让我重新认识哲学的魅力,哲学是平易近人的、属于每个人的学问。正如他在教授第一堂哲学课时所说:“在康德以后,很快就冒出了尽是玩弄字词的诡辩者。他们乱用莫测高深的字词,把他们时期的有思考能力的人弄得烦腻和厌倦,把这些人吓得从此远离哲学,不再信任这种学问。但现在,某一更具思想能力的人将会出现,使哲学重新恢复其荣誉。” 终其一生,叔本华都近乎顽固般坚持这一原则,从不故弄玄虚、矫揉造作,始终忠实于自己,为人类写作。1860 年9 月20 日,72 岁的叔本华在书房与世长辞,孤独地走完了他的人生旅程。密友格温纳献上了如下致辞:“对于自己要完成的使命,他怀着铁一样的信念。在那漫长的、不公正的默默无闻之中,他从不曾偏离其崇高的孤独路径半步。在自己选定的事业中,他真可称得上恒兀兀以穷年。”
沈君:前路漫漫,风云变幻,仕途艰险,使命永驻。作为四年室友,我对你怀着深深的感谢,借此机会送上你毕业前给我的祝福:人生的智慧在于无论富贵还是贫贱都能幸福愉快地度过。愿君无论身处何环境,均能坚守自己最真实的内心,制止最原始的欲望!
愿幸福与君同行!
树的智慧读后感篇2
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叫做《智慧背包》的书。里面有许多真实的故事,每一个都会让我明白深刻的真理。最让我感动的是“生日礼物”。
这篇文章是关于一个男孩的,他妈妈的生日就要到了。这个男孩想给他妈妈一份礼物,但是他没有钱,所以他必须出去自己挣。经过一天的辛苦工作,他终于得到了足够的钱,所以他给他妈妈买了一张卡片和一根棒棒糖。这时,天已经很黑了,男孩刚进屋,就听到他妈妈愤怒地对他大喊:“你去哪里了?让我到处找你!”男孩气愤地说,“我拿起瓶子,卖了它们给你买生日礼物!”我拿着棒棒糖和卡片给妈妈。看到我面前发生的事情,我妈妈的眼镜湿了...
读完这篇短文,我也哭了,心想:这不是一件小事,但它深刻地描绘了慈爱母亲的童心。人们普遍认为母爱是伟大的,但慈爱的母亲的童心也在闪耀!
树的智慧读后感篇3
今天,我读了另一本《智慧背囊》,这本书里的每一个故事都那么引人入胜,那么好看。可最吸引我的是:放弃天堂的导盲犬。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一个盲人带着他的.导盲犬过马路时,盲人被一辆失控的大卡车撞倒,导盲犬为了守护主人也一起惨死在车轮下,他们一块儿去了天堂,天使让他们一个去天堂一个去地狱主人想让导盲犬去天堂他去地狱,可是主人的一片好心被天使误解了,天使让他们赛跑决定,主人慢慢的走,导盲犬跟在后面,天使认为可恶的主人利用了这一点而稳操胜券,但是主人先让导盲犬到达天堂的门口,自己去了地狱,而导盲犬追随主人一起去了地狱。天使久久的站在那里,喃喃的说道:我已开始就做错了,这两个灵魂是一体的,他们不能分开……
看完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每一个灵魂都是平等的,即使动物也是有感情的,就像导盲犬一样,为了守护主人不惜搭上自己的性命;在比赛中还一直守护着自己的主人;为了追随主人,导盲犬放弃了去天堂,而选择和主人一起去地狱。我们不可以因为一句话而断定这个说话的人是好还是坏。天使就是犯了这样的错误使盲人和导盲犬一起去了地狱。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舍己为人,把好的东西留给他人。
读了这篇文章我受益匪浅。
树的智慧读后感篇4
今天,我读啦哥哥给我介绍的一本书,名字叫【智慧背囊】我读啦【我的一天】这篇文章,大致是:
清晨,我的一天开始啦,在日出前看天,突然间我想起啦泰戈尔的一首诗;太阳之披上啦一件朴素的外衣,它身边的.云彩却换上啦灿烂绚丽的裙。院中的蔷薇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吃饭的时候,桌上有一碗老庄气息很浓的菜,可自己却没由来的喜欢起来。炎热的上午到来啦,葡萄架下的阴影多美丽。弟弟逮到拉一只小鼠,很可爱。傍晚时分,院子里飞来一只红蜻蜓,立在茑萝藤上,许久不曾离去。
文章结束啦,它的评语是:凡事贵在一个心境,拥有平淡的心境,我们的生活处处都是美;用我们真
诚的心去感受这个美好的世界吧,你会蓦然发现,原来你始终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平平淡淡才是真。
树的智慧读后感篇5
我喜欢阅读!阅读,是一种享受,像冬日的阳光照射进人们的心里,使枯燥的心灵变得滋润起来。
自然中的小草、大树、人类中的快意与波澜,都会闪烁爱的火花、情的充溢,都会流露出笑的宽慰、苦的'涩味。这些都会给我一颗澄澈之心、充沛之心、向上之心。
读书,自然得读好书。我选取的就是《智慧背囊》,这本书真的令我获益匪浅,里面的一则则小故事蕴涵着深刻的道理,一段段小经历浓缩了精彩的生命真谛。如《读者》般隽永优美、视野开阔;像《青年文摘》一样纯净朴实、见解深刻,提高了我的考场竞技和潜力!
里面有这样一则故事:康熙在继位执政60周年之际,特举行“千叟宴”以示庆贺。在宴会上,康熙敬了3杯酒,第一杯敬孝庄太皇太后,感谢孝庄辅佐他登上皇位,一统江山;第二杯敬众大臣和天下万民,感谢众臣齐心协力尽忠朝廷,万民俯首农桑、天下昌盛;而第三杯,他敬给了他的敌人,吴三桂、郑经,还有鳌拜。众人皆目瞪口呆。
其中有一句话说得好:“一个人的身份高低,就看他的对手”的确,没有对手,你看不出自我的价值,显示不出自我的潜力。对手总会给你带来压力,逼迫你去努力地投入到“斗争”中去,并想办法成为胜利者。在同对手的对抗中,你才能真正的磨炼自我。从这一层意思而言,你的对手是你前进的推动力,是你成功的催化剂。
?智慧背囊》真的是一本很好的书,它能使你的道德品质得到升华,值得一读。
树的智慧读后感篇6
这几天,我刚刚读完一本《智慧背囊》第十辑,每一篇故事都那么富有哲理,令人时而恍然悔悟,时而受益匪浅,最有感触的是一篇《打往天堂的电话》,故事大致是这样的:智慧背囊读后感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女孩,从乡下到城里住了一段时间。有一天,她来到电话亭边,忐忑不安的求叔叔让他打个电话,还说是长途,叔叔听到她是在给她的妈妈打电话,一副思乡的样子,女孩向妈妈诉说了她现在的情况,又问了问妈妈和家里的情况,还说等她攒够了钱,给弟弟交这学期的学费……打了十多分钟后才挂了电话,她问叔叔多少钱,叔叔说可以少收些,然后娴熟的走到电话旁,突然他发现,电话根本没接通,原来这是小女孩第一次打电话,她没有妈妈,她的妈妈四年前死了,她羡慕小伙伴们天天向家人打电话,所以……
这太感人了,母爱是刻在孩子心里的,刻得深,却又如水般浸透、滋润使我终于悟懂了“爱”字在外国为什么是“love”,因为:l代表着listen(倾听),爱要无条件无偏见的'倾听别人的请求;o代表着obligate(感恩),爱需要不断感恩;v代表valued(尊重),爱需要尊重他人的言行,也需要尊重自己,赞赏自己;e代表excuse(宽恕)爱就是仁慈的对待、宽恕对方的缺点、错误,维持自己的长处,随之取长补短。
?打往天堂的电话》一文中,女孩是尊重母亲的,通过在城里的努力,为家里赚钱,她是感恩的,她倾听母爱,她宽恕母亲的不辞而别……一切的一切,为她构成了一个完美无缺、白璧无瑕的“love”。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母亲就是夜晚一盏温暖的灯,永远等候着远方的儿女,无论儿女多晚归来,她都一定是第一时间为其开门的人。因此,对儿女不说,万事应以“孝”为先。
树的智慧读后感篇7
?智慧背囊》系类丛书是老师们推荐的好书,今天妈妈给我买了《智慧背囊4》。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书,将书细细读了一遍,读完后我不禁感慨万端。
其中一文的名字叫《漂亮的女司机》。一位漂亮女孩驾车技术很好,她做了一名公交车司机。一天,她正开车,突然几个歹徒冲上车来:“不许动!”乘客都吓傻了,看着女司机被歹徒拉下车去。一位瘦小的中年男子想去救她,但被歹徒一顿暴揍。女司机上车时,歹徒硬是要上车,乘客们只好胆战心惊地坐在车上。女司机望了一眼伤痕累累的中年男子,对他说:“喂!你快下车吧!我这车拉不起你!”“你这人怎么这样啊?我想救你还有错吗?”男子急了。“你救我?你救我什么了?”女司机无情地说,“你不下车我不开!”男子被歹徒扔下了车。 (读后感 ) 女司机继续开车,她故意开向极为狭窄、深不见底的山谷,按响录音机,车速越来越快,眼角滑出两行晶莹的泪珠。一歹徒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开慢点,你想干什么?!”歹徒扑过去抢方向盘,但已经晚了。“轰!!!”车掉下深谷。女司机、歹徒、乘客无一生还,当报纸上登出这个消息时,被赶下车的.中年男子哭了,谁也不知道,他为什么哭……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当年女司机只有23岁。这篇文章讲了女司机表面看很冰冷,其实是为了感恩男子,消灭歹徒,消灭赶救命恩人下车的乘客。即使付出生命,女司机也是快乐的,她完成了生命中最后一次感恩。或许本文想用女司机的死来告诉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懂得感恩,像女司机一样在危险的情况下也保持冷静机智。
树的智慧读后感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