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际的故事内容所写的观后感更有阅读的价值,观后感是我们对电影中所传达的价值观和思想的理解和认同,述职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落经山观后感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落经山观后感篇1
电影《勇士》,那童年记忆中的课文,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正是这部电影所要讲的故事。
勇士的故事是否能够讲得动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观众明白当时两大阵营的力量悬殊,从而理解红军是置之死地而后生。1935年5月,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穿越彝区甩掉围追堵截的敌人后,北上与红四方面军汇合是志在必得的战略任务,强渡大渡河就成了敌我双方厮杀的重要一战,也是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战役。红军巧布奇兵,以两个团的兵力伪装红军主力压向大渡河,然后猛然直奔泸定桥。
自上世纪50年代末以来,几乎每年都有关于“长征”题材的影视作品涌现。一提起长征,我们都觉得非常熟悉,在小学课本、媒体报道、文艺作品里都可以看到。但是我们往往把长征从大战略、大格局上来讲述,很少有影视作品从细节入手,去表现长征中那些有代表性的人物,表现长征中某些具体的阶段。而恰恰是这些红军中普普通通的士兵,他们对信念的坚守体现出的人性光辉,铸成了长征创造的人类奇迹。
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在长征经历的许多事件中,选择哪一段、选择什么样的典型人物来重塑电影《勇士》。毛主席在延安曾跟斯诺说过:“强渡大渡河是长征途中最关键的事件,如果在那里失败了,红军就可能被消灭……”毛主席这段话说明在长征的整个过程中,飞夺泸定桥非常重要。在《勇士》中,我用6个字回溯这个过程:过河、跑路、过桥。勇士们过的河可不是“妹妹你坐船头”过的河,而是孙营长率领的17位勇士以生命为代价强渡的大渡河;勇士们跑的路可不是今天“跑男”们穿着旅游鞋跑的路,而是勇士们穿着草鞋在崇山峻岭里穿越人类极限的奔跑;勇士们过的桥不是今天的人们开着汽车奔向旅游景点走过的桥,而是勇士们冒着枪林弹雨爬过的没有桥板的泸定桥……这6个字的故事筑起了勇士之魂,我想他会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跟随着勇士走进这场世界历史上的经典战役。
如果说长征精神以气壮山河的坚韧、不屈不挠的意志,改写了现代中国的历史,给那个时代的国家和民族以强烈的希望和坚定的信心,那么《勇士》中表现的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则是长征途中,甚至中国革命的伟大进程中,最重要的“淬火点”,或者说是“熔点”。
如果说长征精神所体现的是红军将士义无反顾的革命理想和信念,那么电影《勇士》表现的就是每一个红军战士为理想而战,为信念而奔跑。他们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德:团结友爱、乐观向上、面对困难不怕牺牲。
如果长征精神也是对人类体能极限的一次挑战,那么电影《勇士》表现的也是红军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中,以大智大勇挑战生死关头的非凡经历,锻造了红军战士的勇士之魂。
我们生活于和平年代,只能通过历史的叙述去感受和感悟红军将士们向死而生的精神。对于电影创作者来说,面对今天的观众,表现革命年代为了信仰而斗争的精神,是很难拿捏的,但我们必须把握好历史的真实,塑造好历史中的人物。我们今天重拍长征中的勇士,可以使我们的人民,尤其是年轻一代认识到理想信念对一个党、一支军队和整个国家和民族是多么重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只要我们坚持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不动摇,我们就一定能够像80年前赢得长征胜利的勇士们一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想这应该是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对今天的中国人最重要也最现实的意义。
落经山观后感篇2
也许很多的小朋友,不认识苏格拉底,他是西方世界最有智慧的哲学家,地位就像是我们中国的孔子一样!
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位晚上睡不着觉的年轻人,在夜间游荡时,于加油站遇到的一位老人,这位老人,不仅说话富有哲理,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会令人觉得不可思议, 而其中的要诀,老人在电影中说:“重视存在的当下、凡事都会变化、不忘记幽默、任何事皆有其意义。”而这位年轻人,原本是位自视甚高,却不重视生活细节、不看重朋友、纵情享乐,可以说是目空一切,而遇到了老人后,这位年轻人在反思自己的所做所为后,却因意外,折断了自己的脚,然后苏格拉底,用饶富意涵的哲理,说服年轻人,挑战苏格拉底曾经叫他放弃过的事情,全片精彩十足。
“你快乐吗?”睿智、慈悲且幽默的苏格拉底教导:“尽量使用你拥有的任何知识,而光有知识也还不够,知识没有心,再多的知识也不能滋养或支撑你的心灵,它永远也无法带给你终极的幸福或平静。生命所需要的不仅是知识而己,还得有热烈的感情和源源不绝的能量,生命必须采取正确的行动,才能让知识活过来。”
苏格拉底教主角学习如何生活──遵守某些特定的戒律清规,掌握某种看待世界的方式,清醒地过着单纯、、不复杂的生活--快乐的秘密并不在于寻求更多想要的,而是在于培养少欲的能力。
主角也从中体认到,重视当下,从此他的世界再也不一样了,看完之后,我开始反思我的生活态度,你呢?没看过的,也快去看看,这一部20xx年励志又感人的好戏哦!!
落经山观后感篇3
看电影之前,对撤侨只有个模糊的概念,没想到为了成功撤侨,外交官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和挑战。
在电影里,导演没有刻意去塑造英雄,每个都是普通人,都有小缺点,看似最无所不能的宗老师,也会迟迟不敢举起枪,会在死亡来临前恐惧得干呕,年轻的外交部新人成朗,最开始呆头呆脑的,经常不小心惹事儿,还会因为冲动口不择言,最后时刻却毅然决然地举起喇叭与敌方对峙,撤侨的过程中,每一个角色也在成长。
再说说画面,时不时地炮火连天,前一秒主角们正说着话下一秒就给你炸一下子,真的一刻都不能平静,这就是战争最真实的'样子,不得不说特效做得太棒了,敌军飞机掠过天空,黑夜里破败的街道亮如白昼,主角们与死亡博弈,虽然知道结局一定会是好的,但片子里紧张的氛围实在太到位了,
万里归途给我的感觉就是,故事很简单,但每个场景情节都扣人心弦,现在回想起来还是痛,太痛了!希望不要有人觉得它在国庆档就只是个卖情怀的片子,这部电影所包含的,远远超乎你想象!
落经山观后感篇4
?万里归途》,根据真实背景故事改编,这部电影的题材是撤侨,但是它不像《战狼》那样英雄主义,一股脑儿地向前冲,外交官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也会害怕,也会受伤流血,也不知道怎么办,这部电影给人沉浸剧情的体验,跟随着剧情或紧张或放松,或绝望或希望。通过《万里归途》让普通人对外交官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万里归途》讲述了努米亚共和国爆发战乱,外交官宗大伟与外交部新人成朗,受命前往协助撤侨,任务顺利结束,却得知还有一批被困同胞,情急之下,两人放弃了回家机会,逆行进入战区,带领同胞走出一条回家之路。
其次这部电影故事线比较完整,没有夸张的叙事,以时间顺序记录了撤侨的过程,每一幕都很真实很残酷,大部分人没有经历过撤侨,但看完这部电影的观众都会感慨有幸生于中国,而战争太残酷。
影片中,手无寸铁的外交官,频频拿出中国护照,面对叛军、战乱,他们只有手中的'护照来代表身份,来为广大中国公民筑起一道坚强的防线。中国政府对于保护中国公民的态度、人民至上的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日渐深刻地体现在外交领域当中,同时,中国有能力迅速撤侨,同时能够做到平稳、平顺,让大家安心,确保好大家的生命安全与利益,这也正说明,中国强大了!
落经山观后感篇5
?战马》改编自英国桂冠作家迈克尔·莫尔普戈的同名小说。《战马》讲述了一个男孩与一匹马之间非同寻常的友谊,他们被分离的命运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又重新交织在一起,是一部非常感人而又非常优秀的电影,我非常喜欢。
刚开始,是艾尔伯特目睹了乔伊的降生,并阴差阳错的因酗酒父亲赌气拍回了乔伊,和他成为了好朋友,与乔伊建立了爱与信任。之后,一战爆发,艾尔伯特的父亲把乔伊卖给了军队,这时艾尔伯特就和乔伊难舍难分了。他们的友谊却远远不止这些。在英军战壕里的乔伊换了好多任主人,最终竟然到德军战壕,在那里和顶荆一起拉大炮!
之后顶荆不堪重负倒下了,而乔伊,重情重义的乔伊目睹着自己的战友在身边死去,几乎发了狂,在硝烟四起、炮弹乱飞的战场上疯狂奔跑,他灵活的在各个阵地跳上跳下,最终来到了无人区,但被那里的铁丝网缠住,受了伤,不能前行。他就像做果酱的法国老人说的那只信鸽,为了自己的信念,不顾一切,穿越过痛苦和危险并重的战场,无比勇敢。
影片中还有一段让我记忆犹新:英军战壕中的一位士兵看到了被困在铁丝网中的乔伊,冒着巨大的危险(前方就是德军战壕),举着白旗来救乔伊。据此同时,一位德军带着铁丝钳也来救助乔伊。在发现一把铁丝钳不够时,德军喊了一声“我们的铁丝钳不够!”,无数把铁丝钳同时从德军战壕中被扔了出来!这说明了德国的士兵和英国的士兵一样都十分关心乔伊,而且希望能帮助他。这位德军和这位英军,齐心协力,非常友好,共同将乔伊身上的铁丝除去。期间,双方战壕都静静的看着这令人感动的场景,并没有因为是敌对的关系就趁机开火。
乔伊站了起来,德军和英军都希望能将这匹马牵回去。德军提出要打一架,但英军建议抛硬币。我从德军眼神中看出,其实他也不愿意打架,因为这又是另一场战争了,而战争都不是两人愿意经历的。通过抛硬币的方式,英军赢了。德军并没有生气,反而赠与英军德国刀具为纪念,而英军也承诺会将它用在他在英国的.故乡。两人成为了好朋友——这简直就令人不敢相信!但这是真的,因为它出自对马、对生灵、对动物最初的,最完全的爱啊!乔伊,这一匹伟大的战马,以这样的形式连接了两个人的友谊,连接了两个国家,使其没有了界限——至少是精神上的。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原本就应和平相处,一战的爆发其实是一种罪恶。
心系乔伊的艾尔伯特无法忍受心中对乔伊的想念,也参军来寻找乔伊。而乔伊又被那位英军给牵回了英国战壕,就和眼睛受伤的艾尔贝特相隔一块布的距离。乔伊受了很重的伤,英军哀求无果,长官打算一枪杀了他,就在这时——非常非常戏剧性的,艾尔贝特吹起了哨子,并用自己对乔伊的爱与了解,救了乔伊,也救了他自己。在这个时候,这匹伟大的战马才真正有了归属,因为他一开始就想着要回到自己第一任主人艾尔贝特身边,而终于,他们做到了,又在一起了。
之后的磨难不值一提,长大成人的艾尔贝特带着心爱的乔伊回到了自己的家。在如血的残阳映照下,人与马的身影是那么的贴近,那么自然。这部影片主要突出了乔伊,这匹伟大、强壮、坚强、勇敢、有情有义、忠诚有爱的战马,同时和呼吁人们远离战争,珍惜和平,并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之中的很多闪光点:爱,友谊,不离不弃。
落经山观后感篇6
今日我看了一部电影,叫做《美人鱼》。
?美人鱼》是周星驰导演的一部喜剧片。主要资料讲了小美人鱼捍卫家园的故事:小美人鱼的名字叫做珊珊,是人鱼家族中的一员,他们住在青罗湾断头崖边的破船里。为什么美人鱼不在深海里呢?原先他们的家被强大的声纳破坏了。声纳把他们伤害得地遍体鳞伤。人鱼家族誓要杀害声纳的发明者—刘轩。于是挑选人美人鱼珊珊做间谍以谋杀刘轩。
我觉得人类不应当大规模破坏环境,我们应当和动物和平共处。正如电影里所说的“如果世界上连一口干净的空气,一滴干净的水都没有了,有再多的钱也是死路一条。”如果我们大肆破坏环境。世界上的环境都会遭到破坏。要么人和动物都死了,如果人类还苟且残存,那么我们作为祖先又给下一他们那代人留下了什么?漂满油污的海洋?不干净的空气?被开采得精光的山脉?填埋着垃圾的土地还是防毒面具?
此刻,人们主宰着这个世界,可我们和动物换位思考一下呢?如果我们被鸡做成烤人,被鸭子灌食,被猪腌制,被虎豹扒皮,被鲨鱼砍掉手,然后你会想什么呢?如果是我,我会想:凭什么?
凭什么动物能够残害人类?那么动物此刻也许在想:凭什么?凭什么人类能够残害动物呢?如果在未来,人们再不保护环境那么什么都没了,吃什么?在那个高科技的年代,在那苹果树早已绝种,苹果仅有在照片上看到的时代。吃什么都会成问题。哦,想象一下吧!那些不吃鸡蛋、米饭、鱼肉的孩子。反省一下吧!浪费食物的人们。资源的生产速度远远比不上你们的浪费速度。到那个时候,鸡蛋变成了金蛋,鱼肉变成银肉的时候。那时,也许人们会后悔的吧!
世上没有后悔药,所以,我们从此刻做起,从自我做起,一齐保护环境,促进生态平衡吧!
落经山观后感篇7
老师是伟大的,他们无私地奉献着。 而我在看了《心曲》这部电影后,让我更加敬佩老师这个神圣的职业了。
电影里讲述的是一名叫钱亮的老师。他是一位好老师,他与众不同的是教育方法不同。钱亮老师当有些学生考试考得很差时,却不在同学们的面前公布,而是私底下与其交谈。不但让那些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保护,还让那些学生更加努力学习了!但就在他费尽心思打理好这个四{3}班时钱老师却被查出得了脑癌,而且治愈的几率非常小。他的学生去看他时,但钱老师已经奄奄一息了。 看到这里,我的泪水也如瀑布一般涌了出来。刚刚稳固的四{3}班,被这个消息传来,如晴天霹雳一般无情地打在他们身上,那样痛。我仿佛是电影里的小学生,回忆同学们一起叫他哥哥老师,一起和他玩游戏时的美好时光。回忆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在他生病的那一刻,我多渴望他能成为那万分里能治愈的那一分,可以快快乐乐地生活啊!
老师之间的友谊才刚刚建立,却转眼间化为思念,那是有多么心痛啊。 如果我长大以后也当一名教师,我也一定要做像钱亮那样的老师。不惜自己的生命为学生教书,呕心沥血,甘做春蚕,甘当红烛,听杨老师说这是真人真事,可真是伟大啊! 我从今以后,一定做好老师的左膀右臂,做老师的好助手。
落经山观后感篇8
今天,我在电脑上看了中央电视台和教育部联合推出的教育栏目《开学第一课》。
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梦想,我们怎么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呢?
节目中,讲述了付丽娟在13岁时就实现了自己的跳伞梦想。她原来以为跳伞很简单,却没有想到跳伞之前的训练十分辛苦,但她还是不怕困苦,终于坚持到了最后。
再看到了汶川地震中失去双腿的舞蹈老师。她曾陷入绝望,她忘不了翩翩起舞的快乐的日子,所以她不怕失败,坚持训练,终于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在这堂课上,我看到了很多普通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们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对自己的目标丝毫没有放弃,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为了梦想,人们孜孜以求,甘洒血汗。不管我们的梦想有多么宏大和精彩,要实现梦想,就要付出泪水和勇气,还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坚持自己的梦想,每个梦想都要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
上了这堂课后,我告诉自己:对自己的梦想一定要坚持下去。去奋斗,去努力,这样才会成功。
落经山观后感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