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不同学科的特点,教师编写的教案在结构和侧重点上会存在明显差异,,教案的设计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以激励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下面是述职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小毛虫教案教案精选7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毛虫教案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ab段音乐缓慢与欢快的不同曲风,体验伤心和快乐的两种情绪。
2、尝试进行即兴的动作创编,体验创造的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毛毛虫和蝴蝶图片、幼儿已了解毛毛虫和蝴蝶的有关知识
活动过程:
一、律动《蝴蝶蝴蝶真美丽》入室。
教师:今天天气真好,蝴蝶妈妈带小蝴蝶一起去花园玩吧!
二、出示毛毛激发幼儿兴趣,导入活动。
毛毛虫故事。
森林里要举办一次昆虫选美大赛,毛毛虫也想参加,可是每个人都觉得它太丑了,毛毛虫很伤心,他的好朋友告诉他不要泄气,并为毛毛虫精心打扮,踩了好多花呆在毛毛虫的头上身上,还为毛毛虫的'每个脚都做了彩色的鞋,打扮后让他到河边去照镜子,所有看到毛毛虫的小动物都哈哈大笑:“哈哈!这是谁呀?真难看,这要是去参加选美大赛,非得笑死人了,哈哈哈!”毛毛虫伤心极了,他只想一个人躲起来,不想见任何人!
三、欣赏音乐进行创编毛毛虫动作。
1、幼儿欣赏a段音乐。
2、鼓励幼儿自由想象,创编毛毛虫的动作。
3、幼儿跟音乐学做毛毛虫。
四、情景蝴蝶破茧而出,引入蝴蝶和b段音乐。
1、教师:咦,毛毛虫怎么变样了呢?原来这啊、毛毛虫是一只蝴蝶来的。它变得那么漂亮,最后去参加选美大赛,当然会获得冠军啦,小蝴蝶真高兴。
2、播放b段音乐,让幼儿创编蝴蝶的动作。
五、表演《毛毛虫和蝴蝶》
六、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本活动内容幼儿非常感兴趣,积极开心地参与活动,各个环节也比较连贯、清晰,但在创编动作环节,幼儿的创编的动作比较少和单一,老师并没及时指导,应该放音乐让幼儿自由创作。
小毛虫教案教案篇2
活动目的:
1、学习跟随韵律移动身体
2、学习伸展和卷曲的动作
3、增强身体的灵活性准备:音乐、地毯、各种高低不同的拱形门
活动过程:
一、毛毛虫长大了在活动场地上铺上地毯,并播放轻快、活泼的音乐,和幼儿一同扮演小毛毛虫。
1、“春天来了!看,地上有许许多多的`小毛毛虫。”老师和幼儿一起躺在地上自由卷曲身体。
2、“小毛毛虫吃树叶,一天一天长大了。”老师与幼儿跟随音乐节拍左右移动。
3、“最后小毛毛虫长大了,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幼儿慢慢站起来,伸展身体。手脚自由向左右上下伸展,慢慢脚跟离地,使劲吸气,手向左右缓缓放下,脚跟着地,使劲呼气。
二、蝴蝶的游戏在活动场地上布置各种高低不同的拱形门,并播放欢快、节奏感强的音乐,和幼儿一同扮演小蝴蝶。
1、“春天的公园真美,四处是鲜花和绿叶,小蝴蝶在这里开始了捉迷藏。”
2、老师用身体、器材搭建各种高低不同的山洞,组织幼儿进行游戏。
3、情景游戏:《捕蝴蝶》老师扮演捕蝴蝶的人,幼儿扮演小蝴蝶。在音乐伴奏下捕捉蝴蝶,小蝴蝶则四处躲闪。被捕捉到的小蝴蝶下场休息,作拉拉队为在场上的小朋友加油。音乐结束后,留在场地上的蝴蝶为“蝴蝶小明星”.
三、整理活动幼儿四散站在场地上,在轻柔的音乐伴奏下,老师组织幼儿放松身体。
1、“玩了一天真累呀,小蝴蝶们要休息了”。幼儿站立,双手自上而下伸直并作身呼吸,然后坐场地上休息。
2、组织幼儿讨论活动的乐趣。
小毛虫教案教案篇3
设计意图:
“毛毛虫”这首歌非常轻快活泼,旋律也非常优美动听,内容形象生动。同时,毛毛虫又是一个小朋友非常熟悉的小动物,歌词内容浅显易懂,音乐情绪柔和优美,非常适合中班的小朋友演唱。以往的传统音乐活动都是固定的教唱模式,不能有效地调动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根据中班孩子年龄的特点,通过图谱的出示,让幼儿更好的理解歌词的内容。通过小组演唱、师幼对唱等方式,引导幼儿更好的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内容,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活动目标:
1. 感受歌曲动听的旋律,学习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2. 会看图谱,能在图谱的提示下,理解歌词。
3. 在多种形式的说、唱中感受歌唱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音乐:毛毛虫 2.歌曲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今天,菲菲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动物谜语,请小朋友们猜一猜它是谁呢?
一会儿长,一会儿短,有人爱来有人怕,爱吃树叶和青草,长大破屋满天飞。(毛毛虫)
二、音乐问好。
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把毛毛虫请出来好吗?(播放音乐)
毛毛虫爬呀爬,爬到了哪里?(头顶上、肩膀上、小脚上)
毛毛虫爬呀爬,还会爬到哪里去?(幼儿自由讲述)爬饿了怎么办?累了怎么办呢?让我们来听一首“毛毛虫”的歌,歌曲里会找到答案的。
三、学唱歌曲
1.(播放音乐“毛毛虫”)
请你仔细地听,然后告诉大家你听到了什么?(幼儿回答时教师逐一出示图片)
2.教师范唱。
我们再来听一遍,等会儿你可以说说自己听到的,也可以唱出来。(调整图片)
3.在老师的带领下,随着音乐说歌词。
毛毛虫,爬呀爬;爬过草地,爬过枝桠;饿了吃树叶,累了睡一觉;呼呼呼,呼呼呼;睡了几天有了变化,毛毛虫变成美丽的蝴蝶啦。
4.学唱歌曲。
小朋友们,刚刚我们有节奏的跟着音乐一起把好听的毛毛虫唱出来了,现在我们玩一个小小的游戏,看谁顺利通关,好吗?
(1)第一关:集体演唱
(3)第二关:师幼对唱一(取走一部分图片) 老师唱拿走的图片,幼儿唱没有拿走的图片
(4)第三关:师幼对唱二(老师唱有图片的歌词,小朋友唱没有图片的歌词)
5.有表情地演唱。毛毛虫爬呀爬,爬过草地爬过枝桠,你觉得毛毛虫怎么样?(可爱,好玩)饿了、累了又是什么样?(轻轻、柔柔的)要求用柔和、优美的声音演唱。
四、表演“蝴蝶”
毛毛虫吃了树叶,睡了一觉,过了几天变呀变,变成美丽的蝴蝶了,听,音乐响起来了,好让我们听着音乐一起了玩一玩毛毛虫和蝴蝶吧。
活动反思:
这首歌是幼儿非常熟悉的音乐,幼儿能够理解。同时上课结构清晰图谱出示清晰能够帮助幼儿理解。老师在上课的活动中能够关注到活动的表现。整个活动也是由易到难,但是在上课的时候应该提一些唱歌的要求教给孩子。
音乐是一种艺术的活动,老师应该让幼儿感受到优美的旋律要让幼儿去多倾听。老师范唱的时候应该胸腔打开,身体站直了唱。最后应该个别唱,唱给客人老师听效果会更好。
小毛虫教案教案篇4
设计用意:
在平时的日常生活里,当小孩们看见“毛毛虫”时常常会显现出好奇、恐惧等等形形色色的反应。但是,十之八九孩子并不晓得毛毛虫最后会变为漂亮的小蝴蝶。因此我们依照教学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语言教学《毛毛虫的小故事》即是教学之一。我们企图通过一個生动有趣的故事,协助幼儿园小班孩子了解毛毛虫退变成小蝴蝶的过程,与此同时学习准确地使用量词,使孩子在一边游戏一边述说的过程内,很好的理解小故事,体会参加文学教学的愉快。
教学目标:
1、通过生动而且有趣的'游戏教学,协助孩子理解小故事内容。
2、启发孩子学讲量词:个、支、片;学讲短句:第1日找着了个红苹果、次日找着了2支黄甘蕉(即指:香蕉)、第3日找着了三片绿叶子。
3、初步培育孩子对文学教学的兴致,愿意参与文学教学,并体会成功的愉快。
教学预备:
1、孩子动手操作教学材料一人一份:苹果一個、甘蕉(即指:香蕉)2支、叶子三片(安排成苹果园、甘蕉(即指:香蕉)园、小林子的情景),纱巾1条。
2、孩子已看过毛毛虫与小蝴蝶的图片,清楚些许简易的知识。
3、录音机、music磁带。
4、自制小故事图书。
教学过程:
一、律动“毛毛虫热身操”,启发兴致。
师:“毛毛虫们,跟着大姐姐到草坪上去玩好不好?”,“让毛毛虫们与大姐姐一块儿来跳个舞吧”。(师、幼随music一块儿做“毛毛虫热身操”。)
二、游戏“毛毛虫的小故事”,协助理解。
师:“毛毛虫的肚皮饿啦,让我们一块儿去找吃的物品吧。”(幼儿教师启发孩子依照场景开展游戏,边教学边述说,提示孩子准确使用量词:个、支、片)。
1、第1日,毛毛虫们与大姐姐一块儿到苹果园中,每条毛毛虫吃一個苹果。(孩子随教师一块儿爬到“苹果园”,将一個苹果摘下贴于自个儿的肚皮上,一边做一边讲:“我找着了个红苹果,啊唔啊唔吃了啦。”)
2、次日,毛毛虫们与大姐姐一块儿到甘蕉(即指:香蕉)园中,每条毛毛虫吃两支甘蕉(即指:香蕉)。(孩子随教师一块儿爬到“甘蕉(即指:香蕉)园”,将2支甘蕉(即指:香蕉)摘下贴于自个儿的肚皮上,一边做一边讲:“我找着了2支黄甘蕉(即指:香蕉),啊唔啊唔吃了啦。”)
3、第3日,毛毛虫们与大姐姐一块儿到小林子中,每条毛毛吃三片小叶子。(孩子随教师一块儿爬到“小林子”,将三片摘下贴于自个儿的肚皮上,一边做一边讲:“我找着了三片绿叶子,啊唔啊唔吃了啦。”)
三、融合游戏经验,勇敢述说小故事。
1、教师:“毛毛虫们你们吃饱了么?能告知大伙儿这三天你吃了些啥吗?”(启发孩子自由地开展沟通。请个别孩子在集风光前行行述说。)
2、(展示自制的图书)教师:“大姐姐编了个小故事,名称就叫《毛毛虫的小故事》,孩子们是否想听呀?”(启发孩子一边看图书场景边完好无损地听小故事,在小故事的结末端分以前插进提问:毛毛虫们你们吃饱了会怎样哩?以后会变为啥呢?)
3、师、幼一块儿完好无损地述说小故事。
四、效仿毛毛虫变小蝴蝶,添加情调。
1、教师:“毛毛虫们,你们累吗?叫我们歇息吧!”(孩子自个儿将丝巾披在身上变为蛹,接着听music慢慢变为小蝴蝶飞起来。)
2、教师:“小蝴蝶们让我们一块儿到外头去做游戏吧!”(教师跟幼儿听music做小蝴蝶飞出教学室。)
小毛虫教案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幼儿明确自己要扮演的角色,和同伴合作表演《好饿的毛毛虫》。
2.在教师动作以及音乐的提示下,能进行角色的表演,角色间能初步自主对话,动作的表达初具自主性。
3.体验和同伴一起表演游戏的欢快情感。
活动准备:
游戏音乐、背景已经布置好,比演员数量稍多的各种角色的服饰、头饰,幼儿事先已经选好想要扮演的角色。
活动过程:
1.回忆故事内容,角色亮相。
教师:这些天我们都在玩表演游戏“好饿的毛毛虫”,谁来说说游戏里都有谁?
幼儿回忆故事里的角色:毛毛虫、苹果、梨子、桔子、草莓等。
2.提出游戏存在问题,集体讨论。
(1)教师:上次在游戏中,小朋友们都说到毛毛虫来到水果宝宝那里时,如果它们能说说话就更好了,那你们觉得应该说些什么呢?
(2)教师可扮演毛毛虫和幼儿单独互动。
3.表演游戏《好饿的毛毛虫》开始。
(1)在表演中,教师扮演毛毛虫和幼儿一起游戏,促进游戏情节的开展。
(2)对出场次序、对话、表演等方面进行一定的提示的同时充分鼓励孩子的自主发挥。
(3)提醒幼儿表演时注意听背景音乐。
4.结束、评价。
结合目标和幼儿一起评价。
小毛虫教案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能积极参与游戏活动,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参与文学活动的快乐。
2、会比较连贯地学说短句:我吃了**。
3、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重、难点
重点:积极参与活动, 学说短句:我吃了**。
难点:乐意运用语言交流,学说完整话。
活动准备:
1、三首音乐(游玩、睡觉、讲故事)
2、场景苹果树(苹果贴图)、香蕉树(香蕉贴图)、小树(树叶贴图)
3、毛毛虫头饰每人一个
4、故事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音乐进入活动室
幼儿头带“毛毛虫”头饰,随音乐模仿毛毛虫爬行的样子进场。“ 今天天气真好,小毛毛虫们快和姐姐一块出去玩儿吧。”(播放游玩音乐)
(二)幼儿游戏
1、观察小树林
2、游戏“毛毛虫的故事”
(1)教师示范
(2)幼儿尝试
(3)幼儿再次尝试(巩固练习)
(4)幼儿休息
3、结合幻灯片讲述故事(故事见附后)并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做什么?毛毛虫都吃什么了?
(2)毛毛虫吃饱以后睡着了,接着变成了什么?最后变成了什么?
4、音乐游戏:毛毛虫变蝴蝶
附:《毛毛虫的故事》
我小的时候不喜欢吃东西,一直都长不大,妈妈很着急,就对我说:“宝宝,你要吃很多东西,长大才能变漂亮的’。听了妈妈的话,(边翻书边讲述)我来到苹果树下,阿乌,阿乌,我吃了一个红苹果,又来到梨树下,阿乌、阿乌我吃了一个黄梨子,接着又来到长满绿树叶的小树下,阿乌、阿乌我吃了一片绿树叶,这回,我真的吃饱了,我要美美地睡上一个很长很长的觉,我呀变成了一只蛹,把自己包在里面,不让别人去打搅我睡觉,等我睡醒了,换了件漂亮的衣服从蛹里出来了,你们猜我变成什么拉?(幼儿自由发言),毛毛虫变成了一只漂亮的蝴蝶在天空飞舞呢。
教学反思:
在日常的生活中,当孩子们看到毛毛虫的.时候总是会表现出好奇、害怕等等各种各样的反应。然而,绝大多数幼儿并不知道毛毛虫最终会变成美丽的蝴蝶。我们试图通过一个生动的小故事,帮助小班幼儿感知毛毛虫蜕变成蝴蝶的过程,同时让幼儿会比较连贯地学说短句,使幼儿在一边游戏一边讲述的过程中,充分理解故事,体验参与文学活动的快乐。
小班孩子年龄小,具体形象更能充分激发孩子的兴趣,为了让孩子能够融入到整节课堂当中,我精心准备了教具:为每位幼儿准备了毛毛虫头饰,布置场景(三棵果树),果树上的果子要能够方便摘取并能粘在自己的肚子上,还能确保不会容易掉落等等。
在做好教具后,开始找适合活动所需的音乐。在三段适合不同场景的音乐,如:爬行时活泼、有趣的音乐,睡觉时舒缓的音乐,讲故事时舒缓的音乐,还把奥尔夫音乐《毛毛虫和蝴蝶》融入贯穿到游戏当中,使幼儿能根据听到不同的音乐做相应的动作。在找音乐时,首先考虑节奏是否适合,还要听旋律是否适合每一个活动过程。一节活动的效果怎么样,配乐和活动准备都很重要。根据故事,我还制作了幻灯片,边讲故事,还能边给孩子看,符合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我觉得这节活动的课前准备比较充分了。
活动开始以毛毛虫妈妈带着宝宝出去游玩的时候进入小树林里,发现了红苹果、黄梨子、绿树叶开始了活动。开始部分,宝宝都能跟着老师的思路,宝宝的兴趣一直很浓厚,当我说我们吃饱了的时候,突然有位孩子说,那我们就睡觉吧,对于孩子突然的发言,我觉得有点意外(这可能和孩子的生活经验有关系),而我在课中也没能接过孩子的话。活动中总是会出现一些突发状况,教师要考虑得更广泛,不仅要备教案更要备孩子,关注到孩子的言行并能及时地引导。活动过程中我尽量启发、引导幼儿说完整的话:“我吃了一个xxx”,大部分孩子都能用完整的话说出来,有个别孩子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完整的话。
后面蝴蝶姐姐出来时,小朋友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了,活动进入一个小高潮。在后面听故事时,因为有多媒体的介入,加上故事讲述,有的虫宝宝还能看图跟着讲!故事结束后提问:“猜猜我变成什么啦?”虫宝宝都知道是蝴蝶了。通过后面的提问情况,反映出宝宝对故事内容已经理解,能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整节活动我觉得和宝宝都比较融洽,玩得很开心,在玩的过程中学习知识。但是,同时也出现、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没有接应孩子的提问,忽略了孩子,在今后的教学上,我要尽量避免,争取做到最好!
小毛虫教案教案篇7
设计意图
在培养幼儿用好听的声音学唱歌曲的同时,鼓励幼儿大胆地用动作表现歌曲。通过给幼儿挠痒痒为游戏作铺垫。充分给予幼儿大胆表现的机会,促进同伴间的交流,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让幼儿真正体验到游戏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鼓励幼儿用动作和声音大胆表现歌曲。
2、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带来的愉悦情绪。
3、会用动作和声音表现挠痒痒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重点:
学唱歌曲,能用优美的声音和有趣的动作来表现歌曲。
难点:
学看图谱,感受三拍子音乐的节奏特点,在乐句的最后不漏拍。
活动准备
?毛毛虫挠痒痒》音乐磁带、毛毛虫指偶和大树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放《毛毛虫挠痒痒》的音乐,让幼儿随音乐做挠痒痒的动作。
2、创设情境,学习歌词。
(1)小朋友,你是怎样挠痒痒的?别人挠你痒痒时你会怎么样?
(2)(教师一手食指戴上小毛毛虫指偶,一手五指张开立起胳膊肘当做白菜爷爷,边说边表演。)哇!毛毛虫跑出来了!白菜爷爷说:“我才不怕呢。”毛毛虫使劲喊:“我来了—”白菜爷爷还是一动也不动。忽然,毛毛虫躲进白菜爷爷的腋窝里挠痒痒。白菜爷爷一下子哈哈的笑出声来了。教师提问幼儿白菜爷爷为什么笑呢?
3、放录音,引导幼儿学做“挠痒痒”的动作。
老师扮演毛毛虫给幼儿挠痒痒(鼓励小朋友互相挠一挠)
4、教师带领幼儿愉快的随录音边唱边做动作。
5、师幼共同玩游戏“毛毛虫挠痒痒”
(1)老师扮毛毛虫,请一幼儿扮大树,表演一遍。
(2)请几位幼儿扮演毛毛虫,教师扮演大树,在音乐声中表演一遍。
(3)全体幼儿边唱边表演两遍。
6、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教师可随机用以蔬菜的名称替换白菜爷爷,如:豆角姐姐、冬瓜爷爷等。
活动延伸
外面的小草也想和毛毛虫做挠痒痒的游戏,那我们应该怎么唱这首歌呢?教师带着幼儿边创编歌曲边做动作出活动室,去户外找更多的朋友创编歌曲。
小毛虫教案教案精选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