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中,作文是评估学生综合素质和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作文的可以是历史事件、自然景观或是对未来的展望等多种选择,以下是述职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中秋节离别的作文优质8篇,供大家参考。

中秋节离别的作文篇1
中秋节的傍晚,我在看电视,正在洗衣服的妈妈叫我到阳台看月亮。这时,天还没暗下来,月亮金黄金黄的,就像是哪个调皮的孩子,将美味的蛋黄抛上了天。又过了一会儿,月亮由金黄变成淡黄色的了,像个玉米饼。当天色完全暗下来时,月亮变成白色的了,像面镜子,光特别大,向四周散发,好像给月儿穿上了透明的纱衣。
七点多钟,爸爸带我到顶楼望月,我看着美丽的月亮提出了许多奇怪的问题,有的还考倒了爸爸呢!
随后妈妈和我举行了一场猜月饼口味比赛。游戏规则是这样的:将自己的眼睛蒙上,随意摸一个月饼,让对方切一小块,吃下肚去,便说出口味。第一局不分胜负,第二局仍不分胜负,第三局我尝到似鲍鱼口味的月饼,便大叫道:“是鲍鱼味的。”妈妈哈哈大笑!我才知道狡猾的妈妈在鲍鱼口味的饼上加了片青津果。我可不甘落后,该妈妈猜了,妈妈摸到了白莲蛋黄口味的月饼,我在白莲蛋黄口味的月饼上,加了一丁点儿哈蜜瓜口味的月饼,因为哈蜜瓜加得太少,所以妈妈猜成了白莲蛋黄口味的了,我在一旁兴灾乐祸,正在看电视的爸爸也被我们逗乐了。第四局我们把两种口味混在一起猜,两个人都猜错了,看来两种口味混在一起猜还不容易呢。
九点多时爸爸再次和我到顶楼赏月,这时月亮已高高地爬上我们的头顶。月亮的光芒依然洒在宽阔的操场上,洒在高大的楼房上,洒在每个人的心里。
中秋节离别的作文篇2
今天是中秋节。是一个万家团圆的日子。
晚上,我和舅舅他们吃饭时,舅舅感慨万千地说:“在我们小时候,饭都吃不饱,根本就过不好中秋。”我安慰地说:“现在经济发展了。再也不用饿肚子了,有时间过中秋,我们一家人就好好吃月饼赏月吧。”大家纷纷点头赞同。吃过晚饭,我们便去赏月。这时的月亮像蒙上一层薄薄的面纱,月光朦胧,远处的星星闪闪发亮。这时,我问舅舅:“以前你们是怎么过中秋的?”舅舅叹了口气,说:“那时候家里很穷,秋收又忙,谁有时间赏月呀?”我又刨根问底:“那你们那时候有月饼吃吗?”舅舅若有所思地回忆道:“有啥子月饼哦,就算有,也就是用面包上撒一点糖,烙一烙,就当月饼了。”
“现在多好喔,想吃月饼街上到处都是,想吃什么馅的就有什么馅的。”舅舅谈到现在的生活,洋溢着一脸的幸福,觉得很满足。我和他聊了很久,聊着聊着,天上的月亮已揭开了面纱,露出了洁白如玉的面庞。
窗前月是昔时月,眼前人是过来人。舅舅那辈说过的中秋,只储存在他们的记忆里,五味杂存。我们无法体会。通过和舅舅的聊天,我大概了解他们从前过节。油然而生许多感慨,以前的中秋和现在真是不一样啊,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啊,我应该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也希望舅舅他们那辈以后生活得更幸福。
同是中秋夜,今夜月更明。我仰望天上那轮月亮,那张圆圆的脸,似乎在对着我笑呢。
中秋节离别的作文篇3
中秋之夜,我们仰望星空,必然望见一轮明月,再加上轻纱般的浮云环绕,更显得神秘、迷离,像一位姿态万千的少女,使人觉得另有一番情趣。
中秋之月是如此皎洁,如此清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此时,在我眼前的明月正恰似一个白玉盘,一点也不比似芽的新月,如瓢的半月逊色,而圆月正如西施的明眸,清澈,明亮,能穿透人心,使人不由自主地忘记繁琐之事。
我的身子透过窗户,飘飘悠悠地飞到了月宫,我走在浮云上,那柔和的月光抚摸着我,我的心被它抚摸地温暖了,我沉醉了。突然,浮云中窜出一只玉兔,那玉兔带着我来到了嫦娥身边,我听着她给我讲古老的传说,人间的美好故事,并告诉我“只要人人充满爱,地球就不会毁灭。”
中秋之月是最无私的,它给世界带来了美好,为人类带来了温暖,为人类照明,给人类心灵的安慰……但它却不需要回报。中秋之月是公正的,它不偏不倚,大公无私,它将月光公平地普照大地,绝不多一少一。
从古至今,有许多诗人赞美月亮,赞美它温柔、恬静,是美好、思念的象征。每逢中秋,人们就用月亮来传递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它使孤独的人们受到帮助,它使失败的人们受到鼓励,它使无助的人们受到关怀。总之,中秋之月就是一条爱的链条。
中秋之月是美好的,是皎洁的,是无私的,是公正的。打开你的心扉吧!畅想明天,畅想未来,畅想属于你自己的中秋之月吧!
中秋节离别的作文篇4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五(2)班教室内传来琅琅的读书声。同学们在干什么呢?哦,原来是彭州电视台的叔叔阿姨在我们班录节目呢!
我们先一起背书上的两首描写《明月》的古诗。同学们的声音是那么洪亮,那样动听。同学们都在认真地背诵,争取背出的水平,为我们班争光。我一边背诵一边想:“我们班真幸运,居然有电视台的为我们录制节目。如果我被录下来,爸爸妈妈看见了,那该多么高兴呀!”
我们把书上的古诗背诵完毕。刘老师又问我们:“你们还会背其他些关于月亮的古诗吗?”刘老师话音刚落,张露艳马上“唰”一声飞快举起了手:“我会背《古朗月行》,会背的小朋友跟我一起背!”许多同学马上站起来,他们把双手背在身后,面带笑容,大声地背起了《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朗朗的书声在我们的教室回荡着。
刚背完《古朗月行》,王子成高高地举起了手。他竟然要背苏轼的《水调歌头》!天啦!这么长的的诗他居然会背。我却一句都不会!更令人吃惊的是我们班还有许多才子才女们都会背《水调歌头》。刘老师让他们上讲台去背。他们雄纠纠气昂昂地走上讲台,有感情地背诵着《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他们摇头晃恼的样子,俨然就是苏轼重返人间!
看着同学们背得热火朝天,我也想起来背一首。但我又怕一时忘词、背错字。就有点犹豫。可是,我又想:如果我领头背诗,摄像机就对着我了!我就红了!说不定能红遍大江南北呢!于是我大胆地举起手刘老师马上就请到我了。我果断地站起来说:“我会背《静夜思》,会背的小朋友和我一起背!”《静夜思》这首诗家喻户晓、无人不知。所以全班人都站起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接着,电视台的叔叔阿姨把话筒安装到摄像机上,开始采访了。记者拿着话筒在教室里寻寻觅觅。我心里顿时向下一沉,苍天啊,万能的主啊!您千千万万要让记者不采访我!我表达能力不太好啊!幸好记者从我身边擦肩而过。
记者第一个采访张露艳,记者和颜悦色地问她:“你知道的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嗯,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张露艳甜甜地作答。
记者又把话筒递给黄子函,记者阿姨问:“你准备中秋节怎么过呢?”黄子函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打算去老家看望爷爷奶奶。”记者追问:“为什么呢?”“因为我觉得他们在那里可能会孤单,所以我想去陪一陪他们。”黄子函认真地说。“真是个有孝心的女生啊!”我不由地在内心感叹。接着记者又采访了白凯中、毛宇涵等几个同学。他们都很大方地回答了问题。我顿时觉得原来接受记者采访也并不困难啊!
往年中秋节吃月饼、赏月。今年的中秋节却有电视台为我们录制节目,真是别开生面啊!
中秋节离别的作文篇5
中秋前夕,月亮渐渐圆了,天气微凉。大家聚在一起,热热闹闹。这时,电话铃响了,是外公打来的。房间里,我突然听见妈妈的哭声,赶紧跑出来。妈妈伏在我的肩头,我心中闪过一丝不安:难道是外公外婆出事了?原来,下午外公外婆到医院检查,医生怀疑外婆得了食道癌。
今晚的寒气有些逼人。
第二天一早,妈妈就赶去了医院。在我的一再请求下,才决定也带着我。
外公坐在医院走廊的长椅上,目送着外婆走进检查室。冰冷的门,清冷的走廊,煞白的墙,看着看着,白发苍苍的外公居然像个孩子一样哭了起来。妈妈眼角也噙着泪花。
我想,外公和妈妈一定都很难过,两位老人在一起已经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的时光,虽时常拌嘴,但彼此陪伴,从风华正茂走到白发苍苍,几十年的情谊,任何人都代替不了。妈妈更是外婆一手带大的,陪伴的时间虽然没有外公久,但血浓如水啊!
后来,检查结果出来了,医生说是误诊,外婆并没有得食道癌,真是虚惊一场结果出。来那天,外公比外婆还紧张,拿着报告哆嗦着不敢看。当看到上面写的“咽喉炎”三个字时,外公笑了,接着又哭了。
再后来,我们去外婆家吃饭,听见厨房里传来两位老人的拌嘴声:“你说你,炒个菜这么慢,孩子们都饿坏了!”“你知道啥,慢工出细活!”“行行行,就你理多。”……听着两位老人拌嘴,感觉是那样亲切悦耳。
我想,如果世上真有一种力量,从未消失,永不消散的话,恐怕就是这深刻的情谊了。
中秋节离别的作文篇6
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比如春节,端午节,但我最喜欢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一年四季的秋季,由于这一天居秋季之半,所以叫中秋节。
在这一天,有很多习俗:文人赏月,民间拜月,月光马儿,兔爷儿,玩花灯,舞火龙……其中玩花灯的场面极其壮观,人们把做好的花灯放入一条河中,让花灯随着水漂流而去。
相传后羿有一包不死药,准备和妻子嫦娥在月圆之夜服下,他的徒弟看到了,一心想要抢走这包不死药,有一次在后羿出去以后,嫦娥自己一个人在家里,后羿的徒弟趁着后羿不在家,想要去偷那包不死药,嫦娥被逼无奈吃下了那包不死药,立刻飞上了天,人们称这天为中秋节。
今天,我们家也在过中秋节,今天早上,妈妈一大早就起来包饺子,先把面和好,擀成皮把拌好的馅包在饺子皮里,这样一个饺子就包好了。爸爸去超市买回许多好吃的东西。还有月饼,中秋节少不了月饼,从古时候就有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中秋节也少不了祭月,祭月就是祭拜月亮的意思,在阳台上放一个小桌子,上面摆满许多水果,月饼,还有一个大月牙儿。
今天我们吃过饭后,一家人坐在阳台上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那皎洁的月光明亮的照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束月光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跳动。这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啊!
时间过得真快啊!一转眼夜已经深了,我恋恋不舍的入睡了,不知道下一个中秋节会是什么样呢?
中秋节离别的作文篇7
不知不觉又到了我国传统的节日——中秋节。这天,人们要吃月饼和桂花糕,家人要团聚和赏月……
早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爷爷奶奶家过节。一打开车门,桂花的清香就扑鼻而来。我急忙冲向后院,一到后院,只见桂花纷纷飘落,原来是爷爷在摇桂花,奶奶在树下接桂花。顽皮的风也帮奶奶接桂花,它把桂花吹得到处纷飞,让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摇下来的桂花,挑去小枝小叶,用筛网清洗干净,晾干水分就可以做桂花糕了。爷爷提着一袋米粉倒进碗里,加水和一和,再将晾干的桂花倒进米粉糊里,上锅蒸,美味的桂花糕就这样出锅了。
夜幕降临,夜色渐浓,在东方出现了一片金光,我还以为那是一片“火烧云”。爸爸搬来一张桌子,摆上香喷喷的桂花糕和月饼,一家人围在桌边有说有笑。我抬一看,之前的“火烧云”中窜出了一个“金色乒乓球”,原来是月亮。我吃着月饼看着月亮徐徐上升,不一会儿功夫,月亮就变得又大又圆了。看着夜空中的明月,我不禁想起了大诗人李白写的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我们赏了近一小时的月亮,奶奶说:“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回家休息了。”就这样在皎洁的月色下,我们收拾好回屋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这美好的中秋佳节里,祝愿大家月圆人安,阖家欢乐。
中秋节离别的作文篇8
昨天,是中秋节,是一个全家团圆的日子,而今天,我们又在班里举行了一次特别的“中秋节”。
上课了,教室里静悄悄的。王老师见一片安静,便用甜美的声音带动着我们,她先念了三个人的作文,然后深情地说:“同学们,昨天是一个家家团圆的日子,你们一定过得很快乐吧?今天我们也要过一个‘中秋节’。虽然我们之间并没有血缘关系,但我们好歹也是共同度过了四年的一个大家庭呀!所以,我们也要过个班级的中秋节。”
大家立刻活跃了起来,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四个字:饮酒对诗。因为中秋节经常有许多诗人们坐在一起,边喝酒,边赏月作诗,正可谓是“斗酒百篇”嘛。我们虽然不是酒鬼,但也可以直接作诗呀!
于是,我们男孩中有名的“大嗓门”逞能振洪站起来说道:“明月几时有……”我们都情不自禁地跟他唱起了这首寄托相思的《水调歌头》。可有些人还模仿黄梅戏中的“黄腔”,逗得我们哈哈大笑。王老师也露出了笑容,笑过后,王老师又拿来粉笔,在黑板上又写了四个字:月意甜甜。她说:“月饼是甜的,尽管有苦的、酸的,甚至是咸的。但都是圆的,它代表友谊、团圆。下面请大家互相下位子吃各位同学的月饼,因为分享才可贵!”
话音刚落,教室里就乱成了一团,我忙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月饼,送给了我最好的朋友——王璐晗,他也同样切了一小块给我。这月饼虽小,但蕴涵了我们之间那浓厚的友谊呀!回到坐位上,心想:平时吃月饼的时候冷冷清清,但和同学们在一起吃却心连心,共同享乐啊!我的心久久未能平息,翻开作文本,一边吃月饼一边写作文,我觉得月饼虽然不是很甜,但不知为何,我吃了却很甜,心里象吃了蜜一样……
中秋节离别的作文优质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