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蚂蚁教案6篇

时间:
Iraqis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其实就是教师上课的过程缩影,我们在写的时候必须要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教案在撰写的时候,我们肯定要注意联系实际,下面是述职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喂,蚂蚁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喂,蚂蚁教案6篇

喂,蚂蚁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熟读儿歌《小蚂蚁》

2、培养儿童主动识字的兴趣,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3、受到讲文明、守纪律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出示开启诗

(课件出示)师:亲爱的的小朋友,整个早晨,我一直看着你,怎样把每一寸晨光变成书本的跳跃,诵成玲珑的诗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晨诵。 昨天,漫天飞舞的雪花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好朋友,它就是可爱的雪娃娃,让我们男女生合作读这首儿歌。

二、复习儿歌《雪娃娃》

过渡:太阳公公抱走了雪娃娃,老师今天又给大家带来了另一位朋友,它是谁呢?(出示蚂蚁图片)

三、学习新诗《小蚂蚁》

师:对,是小蚂蚁,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写小蚂蚁的这首儿歌吧。

1、师范读。

2、生自读。

3、指名读。(正音)

请学生领读;齐读;男女生分别读;

做动作读;填空读。

4、问题:

小蚂蚁见面为什么碰碰小胡须?为什么排队走?

请你夸夸小蚂蚁。

5、拓展:

我们早晨见到小朋友怎么说?见到老师呢?

真是有礼貌的'好孩子。

四、出示自编诗

小朋友,有礼貌,早晨见面问个好。 早上好,早上好!新的一天来到了, 我们一起上晨诵。 指名读、齐读。

喂,蚂蚁教案篇2

一、绘本解读

?蚂蚁和西瓜》是一本极富于趣味性的图画书。漫画似的夸张和简单的线条,让这本书从头至尾都散发出一种轻松、幽默的味道。它描述了一群蚂蚁是如何将一块被野餐的游客忘在地上的西瓜,通过分割、搬运、然后带回蚂蚁窝,可是在搬运的过程中又遇到了一系列“麻烦”的事情,最后用西瓜皮做了个滑滑梯的小故事。绘本几乎没有太多的文字,但在这绘本里,每一只蚂蚁的神态和动作以及表达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如此的栩栩如生,让我们仿佛置身在蚂蚁的世界里。

二、阅读活动设计

(一)活动目标:

1.通过仔细观察,了解绘本图画的内容,知道蚂蚁聪明灵活爱动脑筋的优点。

2.培养孩子善于观察绘本,大胆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模仿小蚂蚁的动作,充分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蚂蚁和西瓜图片,以及带有蚂蚁、西瓜、推、撬、挖等字卡。

2.绘本相册图片、绘本《蚂蚁和西瓜》

3.多媒体

4.教师自制大西瓜一个

(三)活动过程:

1.歌曲《小蚂蚁》导入,引出主人公:小蚂蚁(投影绘本中的可爱蚂蚁形象)

2、导语:我们来看看,今天蚂蚁要干什了呢?(出示西瓜)哦,原来蚂蚁要搬西瓜,(教师出示大西瓜和蚂蚁的图片)

3、师简介故事内容。(激趣)

4、引导幼儿观察绘本,理解绘本的故事内容,集体体验蚂蚁在搬西瓜过程中滑稽可爱的动作。

(1)出示图??

师:你看到什么?生观察,交流感悟夏天的炎热;

(2)出示图二,生观察,小蚂蚁发现大西瓜的惊喜,引导孩子们学会观察细节,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3)出示图三,生观察交流,几只小蚂蚁搬西瓜,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出示图四,生观察交流,大家一起搬西瓜,鼓励孩子放松大胆的表演动作,感受集体表演的乐趣。(通过动作表演,让孩子自主的进入角色和蚂蚁站一阵线,积极的投入以下环节的发展)

(5)出示图六,进一步观察感知蚂蚁团结、爱动脑筋、勤劳的优点;

(6)出示图七、图八、图九,合理想象,理解故事情节发展;师:蚂蚁把那些西瓜都搬到哪去呀?他们是怎么做的?

5、留段讲述故事内容,鼓励孩子大胆想象故事最后的结局,随性表达自己的想法。

师:小蚂蚁们舍不得把瓜皮扔了,那么最后他们会把这块西瓜皮抬到哪里去?要做什么呢?

6、情感提升

师:你们觉得他们是一群怎样的蚂蚁?你们喜欢他们吗?为什么?

7、音乐游戏结束,教师出示大西瓜

师:一只蚂蚁在洞口看见大西瓜,用力搬也搬不动快来哦,帮我一起搬哟

(四)阅读绘本

活动总结、汇报交流读书体会,引导孩子们感受蚂蚁聪明灵活、团结、勤劳的爱动脑筋的优点。

喂,蚂蚁教案篇3

一、指导思想

本班幼儿年龄在3-4岁之间。

三岁以后,孩子们的身体比以前结实,不容易生病,精力比以往更加充沛,身体和手的基本动作已经比较自如,能够掌握各种粗动作和精细动作。他们通过在婴班阶段的学习,逐渐学会初步的生活自理。比如,自己进餐,自己控制大小便,在成人的帮助下自己穿衣服等。由于模仿是3-4岁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在这个年龄段,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常常是通过模仿学习并巩固下来的,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个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

在认知方面,他们依然是依靠动作和行动进行,思维特点是先做再想,不会想好了再做。

在游戏时候,一部分刚三岁的幼儿处在平行游戏阶段,他们会较独立自己玩耍。一部分三岁半的孩子,逐渐习惯自发地和小朋友共同游戏。因此在设计活动时候,应该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寻找适合他们的活动方式和游戏方式。

二、现状分析

在语言发展方面,本班98%的幼儿能够专注地听老师讲故事或者听录音机播放故事;90%的幼儿能认真的听老师提要求或者示范讲解。72%的幼儿能有礼貌的听同伴回答问题;28%幼儿不能耐心听同伴讲话,急于打断别人说话;个别幼儿对老师的召唤“充耳不闻”。

在逐步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同时,孩子们享受到更多的乐趣,并且愿意开口说话,表现在:和老师说话时表情更为放松,和同伴玩耍时出现了自由对话,在活动中原意积极的回答老师的提问,并且喜欢模仿别人的回答。同时,也显示出不同月龄段的幼儿在言语能力上的月龄特征。例如,2岁10月—3岁2月的幼儿,发音吐字不清楚,表述短语不完整。沟通起来较为困难。3岁2月-3岁6月的幼儿发音吐字较为清楚,能较清楚的说出短语,短句,在老师耐心的引导下能将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3岁6月以上的幼儿,能比较清楚的说出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缺乏连续性,在老师的鼓励下原意和同伴交流,有时候还会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主动和老师交流。

为了让幼儿在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同时,更多的感受到幼儿园的乐趣,并且乐意开口,能大胆的说话。近阶段,我们为幼儿创设温馨、和谐的家庭式的氛围,让胆小的幼儿能放松心情,原意和同伴及老师说话。通过丰富、多样化和生活化的材料与环境提供,让幼儿在独立、自由的选择内容中喜欢玩、学会玩儿。并且,让幼儿在已经经历过一些最感兴趣的活动后,借助一定的媒介,激发幼儿想说,要说的欲望。

三、活动分析

是一首朗朗上口、极富童趣的诗歌。诗歌通过简单生动的描写和几个象声词的运用就把小蚂蚁搬运食物时的形象准确地勾画出来。并巧妙地通过诗歌表达的一个道理:蚂蚁能背起比本身重好几倍的东西,小蚂蚁是一种很勤劳的小动物。诗歌中的象声词也运用地非常好。‘嗨嗬,嗨嗬’说的是蚂蚁搬运东西时发出的声音,‘喔哦’是对小蚂蚁的力气大发出的赞叹。针对现在大多数幼儿由于家庭宠爱养成不愿吃苦,不愿劳动的情况,很有必要对幼儿进行这方面的教育。这首儿歌就非常适合当前的教育状况。

四、教学目的

1、熟悉诗歌内容,会用动作和象声词表现小蚂蚁的劳动场面。

2、观察小蚂蚁很小的身体特征并学习它勤劳能干的精神。

五、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小蚂蚁》

2、多媒体教室。

六、教学过程

(一)、 引导观察课件中的小蚂蚁,根据小蚂蚁很小的明显特征,大胆想象,理解诗歌内容。

1、教师:“昨天晚上,我特别高兴,因为我在我家边上,发现了一个新邻居。我的新邻居身体小小的,要是你不注意的话根本看不见。可你别看它小,力气可大了,可以搬动比自己大好几倍的食物呢?你能猜出来它是谁吗?”(幼儿做答)

2、出示小蚂蚁(点击电脑课件)

(1)它是谁?

(2)小蚂蚁这么小,它有什么本领呢?

3、 现在我们来听听儿歌里的小蚂蚁有什么本领?(播放课件《小蚂蚁》)

4、小蚂蚁会什么本领?背的是什么?

5、小蚂蚁是怎么背的?(请幼儿用动作模仿)

6、那小蚂蚁背的时候还发出什么声音?(请幼儿动作加上声音表演)

7、小蚂蚁背的米比自己的身体要大好几倍,你们说小蚂蚁怎么样啊?(引导幼儿说有力气,了不起。)

8、重点理解‘了不起’。(可以用竖起大拇指来表示)

(二)、学习朗诵和表演诗歌

1、幼儿跟念两次。

2、为什么最后要用一句喔哦~```(理解惊讶,称赞的意思)

3、幼儿再次朗诵诗歌并加上肢体语言。

(三)、学习小蚂蚁勤劳能干的精神。

1、 小朋友,你们喜不喜欢小蚂蚁啊?为什么?

2、 引出勤劳的主题。

(四)、游戏:〈小蚂蚁运米〉

师:现在我们来学学小蚂蚁运米好吗?

游戏准备:沙包若干,相应的箩筐若干。

游戏规则:听口哨声响幼儿把沙包放在肩上爬行,谁最先把沙包运到对面的箩筐里谁就赢。

(五)延伸活动

1、 可带幼儿到大操场上继续做〈小蚂蚁运米〉的游戏。

2、

探索用各种方法寻找、捕捉蚂蚁,并了解蚂蚁的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知道蚂蚁是通过触角传递信息的。并在了解蚂蚁的基础上进行各种关于蚂蚁的音乐、美术、体育、语言各个领域的教育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也可扩展为一个主题。

喂,蚂蚁教案篇4

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进一步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仔细观察画面,尝试用恰当词汇描述小蚂蚁的动作,初步理解动词“拉”、“推”、“搬”、“抬”、“撑”和“摇”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大书、有关蚂蚁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活动

出现蚂蚁的图片,幼儿观察。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小动物,它长得怎么样,你们知道它们生活在哪里吗?它们喜欢吃什么?是怎样活动的?”

二、 阅读活动

1、 阅读封面。引导幼儿观察封面,了解故事名称,并初步知道一些蚂蚁的习性。

2、 第1页:这是哪儿,小蚂蚁在干什么?旁边的草地上有什么?

3、 第2页:小蚂蚁发现了什么?小蚂蚁要做什么?你想用什么词来描述它们的动作?你能学学它们的动作吗? 请幼儿一边念这个动词,一边做这个动作。

4、 第3页:它们又在干什么?你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蚂蚁的动作吗?请你学一学,请幼儿一边念这个动词,一边做这个动作。

5、 第4页:小蚂蚁又发现什么?它们是怎样运送这些小米粒的?用什么词来形容蚂蚁的动作,大家来学一学这个动作,请幼儿一边做这个动作,一边念这个动词。

6、 第5页:小蚂蚁还发现什么食物?小蚂蚁是怎样运送碎饼干的?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蚂蚁的动作?我们来学一学蚂蚁的动作。

7、 第6页:下雨了,谁去躲雨了?她们是怎么躲雨的?小蚂蚁是怎么躲雨的?

8、 第7页:什么东西是小蚂蚁的船?小蚂蚁怎样把它的食物运回家的?

三、 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四、 阅读文本。

教师逐页展示图画,边观察图画,边阅读下面的文字,重点理解每页用到的动词。

喂,蚂蚁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熟悉故事内容,体会蚂蚁的情绪变化。

2.感受小蚂蚁听从指挥、团结向上、不怕困难、积极解决问题的精神与态度。

重点:

理解蚂蚁情绪的变化。

难点:

感受小蚂蚁听指挥、团结向上、不怕困难的精神。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初步理解绘本故事的内容。

2.物质准备:绘本《蚂蚁和西瓜》人手1份。

活动过程

一、通过集体回顾故事,引导幼儿体会蚂蚁的情绪变化

1.鼓励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模仿故事中的感叹词。

2.引导幼儿跟随故事发展共同讨论、感受蚂蚁的情绪变化。

结合相关画面分别提问:刚发现西瓜时蚂蚁的心情是什么样的?搬不动时蚂蚁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它们发出了什么声音?叫来了伙伴后它们都想了什么办法?它们搬动了吗?发出了什么声音?

二、师生共同讨论,帮助幼儿了解蚂蚁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蚂蚁不怕困难的精神

1.请幼儿观察、寻找绘本上蚂蚁不高兴的画面。

提问:小蚂蚁什么时候不高兴了?一共遇到了几次困难?每次遇到困难后,是什么表情?之后它们为什么又高兴了?它们是怎么解决问题的?

2.小结:小蚂蚁遇到困难后,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了问题,所以很高兴。

3.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图画中一只与众不同的蚂蚁——蚂蚁队长,感受到蚂蚁队长的领导和其他蚂蚁的听从指挥,体会整个蚂蚁群体团结向上的精神。

结合相关画面分别提问:蚂蚁遇到第一次困难时,是谁先搬的西瓜?是谁跑回蚂蚁穴叫同伴来搬西瓜的?大家一起搬西瓜时,是谁站在最前面?用杠杆搬西瓜时是谁指挥大家?怎么搬也搬不动时,是谁想出来用铲子铲西瓜瓤这个办法的?

4.小结:戴黑帽子的蚂蚁队长,它不怕苦不怕累,事事冲在最前面,而其他蚂蚁也能够听从它的指挥,大家很团结,所以,才能够解决很多的困难。

三、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内容,鼓励幼儿跟随教师一起讲述自己熟悉的'内容。

活动延伸

将绘本放在图书区,鼓励幼儿继续阅读。

喂,蚂蚁教案篇6

设计思路:

本月我班正在开展“火辣辣的夏天”的主题活动,这是分主题“雷雨哗啦啦”里的一个语言小活动。这个故事讲述了一只小蚂蚁在雨天赶路过程中不断遇到热心的朋友帮助他的事,活动通过欣赏、理解、讨论故事情节,尝试表演角色,再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等环节,让幼儿感受到帮助别人能给他人带来温暖和快乐,同时自己也会非常快乐。

活动目标:

1、欣赏和理解故事《小蚂蚁赶路》,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2、懂得帮助别人能给他人带去温暖和快乐。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小蚂蚁赶路》、ppt、角色头饰等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

难点:体验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

活动流程:

出示“蚂蚁”,引出主题——分段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完整讲述故事,讨论故事内容——分角色表演——经验迁移

活动过程:

(一)出示“蚂蚁”,引出主题。

1、看,它是谁?(小蚂蚁)你们喜欢小蚂蚁吗?

2、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个小蚂蚁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蚂蚁赶路。 什么是赶路?(为了早点到一个地方而加快速度走路)

(二)分段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看图讲述挂图(一)。

提问:

1)豆大的雨点落了下来,小蚂蚁心里感觉到怎么样?(害怕、紧张、着急)

2)蒲公英是怎么帮助小蚂蚁的? (请小蚂蚁钻到它的叶子下面避雨)

2、看图讲述挂图(二)

提问:

1)大石头是怎么对小蚂蚁说的?

2)你猜猜谁会来帮助小蚂蚁?(花生壳)他是怎么帮助小蚂蚁的?

3、看图讲述挂图(三)

提问:

1)小蚂蚁又遇见了谁?(鹅先生)你从哪里看出他是一位先生?(带着领结和礼帽)

2)小蚂蚁坐在花生壳里缩成一团,鹅先生是怎么帮助小蚂蚁?(请小蚂蚁钻进他的羽毛里,送他回家)

(三)完整欣赏故事,讨论故事内容

1、小蚂蚁遇到下雨,先后都有谁帮助了他?

2、如果你也遇到了小蚂蚁,你愿意帮助小蚂蚁吗?你会怎么帮助他?

3、小结:你们真是有爱心的小朋友,给小蚂蚁带来了温暖和快乐。那你们想不想学一学故事里的人帮助小蚂蚁呢?

4、幼儿分角色表演故事情节,学说故事里人物的对话。

(四)经验迁移

1、故事里的小蚂蚁遇到困难时得到了大家的帮助,那当我们身边的人有困难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帮助别人)你帮助过别人吗?你是怎么帮助别人的?有没有别人帮助过你?你心里感觉怎么样?

2、教师小结:帮助别人能给别人带来温暖和快乐,同时自己也感到非常快乐。陈老师希望我们中二班的小朋友在自己快乐的同时也能给别人带去温暖和快乐,好吗?

活动反思:

语言活动不是我擅长的'领域,特别是有故事表演的环节,但我特别想尝试一下。在活动前我也做了很多的准备,但对表演这个环节心里还是没有底。活动执教下来,我感觉用图片和ppt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提高了孩子活动的兴趣,开放的提问使幼儿去大胆的想象,对于幼儿的回答能进行归纳和提升。我觉得最失败的就是故事表演的环节,虽然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很高,都要举手参加表演,但由于缺少这方面的经验,而且在第一教时要求中班孩子当场进行表演也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导致老师一个人忙着唱独角戏的场面,这也说明老师对幼儿的发展水平估计不够,如果将环节设计为由大班幼儿来分角色表演效果应该会更好一点。

喂,蚂蚁教案6篇相关文章:

幼儿英语6和7教案优秀5篇

幼儿英语6和7教案5篇

中秋放假安全教育教案6篇

大班中秋节教案6篇

大班清明的活动教案最新6篇

幼儿小班游戏教案6篇

中班语言的活动教案6篇

中班音乐课教案精选6篇

6和7的组成教案6篇

幼儿主题墙教案模板6篇

喂,蚂蚁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6171